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onopophagidae > Conopophaga > Chestnut-belted Gnateater
Chestnut-belted Gnateater

Chestnut-belted Gnateater

English name:Chestnut-belted Gnateater

Scientific name:Conopophaga aurita

【简介】
栗带食蚊鸟,学名为Conopophaga aurita,是雀形目食蚊鸟科食蚊鸟属的一员。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

【外形特征】
雄性栗带食蚊鸟头部为暗淡的栗色并长有白色耳后羽,面部及喉咙则显得黑色,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鸟的背部、翅膀和尾巴呈橄榄棕色,下背羽毛边缘带黑色,其最显著的是胸部鲜艳的栗色和腹部白色的内部。雌性的外观与雄性略有不同,主要表现为脸部、喉咙直至胸部的锈色,腹部为淡色至白色,也缺乏雄鸟特有的黑色面部及喉咙特征。幼鸟则拥有广泛的暗色条纹和栗色羽尖,背部颜色中心较暗,上翼覆羽呈深棕色,边缘宽阔且尖端部分为栗色,并带有细黑边。

【生活习性】
该鸟类栖息在亚马逊低海拔森林的下层植被中,并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区域觅食昆虫。它们通常以成对的形式出现,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

【鸣叫特征】
栗带食蚊鸟的鸣叫声中包括了类似于金属的颤音和其他短促,较为柔和的“chuff”声。

【繁殖习性】
关于栗带食蚊鸟的繁殖详情在现有记录中尚未有详细描述。

【外型辨识】
雄性栗带食蚊鸟因其独特的外观而容易被识别出来。雌鸟与灰喉食蚊鸟的雌性存在显著的相似性,不过,灰喉食蚊鸟的明显特征在于其翼覆羽含有淡色尖端,以及腹部更加明显的鳞状图案。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标准,栗带食蚊鸟的保护状况信息还未公开。

【地理分布】
栗带食蚊鸟的分布地域主要集中在亚马逊盆地的低地热带雨林。其与灰喉食蚊鸟的最大区别在于纳波河是它们分布区的界限,即栗带食蚊鸟主要分布于纳波河的东岸和北岸地区,而灰喉食蚊鸟则占据河流的西岸及南岸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