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oro Olive Pigeon
English name:Comoro Olive Pigeon
Scientific name:Columba pollenii
【简介】
科摩罗林鸽(学名:Columba pollenii),被归属为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的鸟类。此鸟类体型较大,拥有暗色羽毛,主要分布在科摩罗群岛的湿润森林的树冠层,同时也见于次生林和种植园中,偏好栖息于较高的海拔区域。
【外形特征】
体长约35至40厘米,其头部、颈部、胸部及上背部展现暗紫红色与灰色的混合色调,颈部后部拥有长条状羽毛,色彩呈中心紫色,边缘白色,形成独特的黑白条纹效果。上翼及尾羽上覆羽为暗灰褐色,翅膀主羽和尾羽处可见棕色黑色,腹部下方和翼下覆羽则为蓝灰色,且偶点缀些微白色斑点。下背及臀部颜色略白,眼环、眶周皮肤、喙与脚均为黄色。与雄性相比,雌性色泽较暗淡,尤其头部和胸部的紫红色在雌性个体中会明显减弱或消失,底下部位尤为偏棕色。幼年个体特点类似雌性,但带有轮廓羽毛边缘呈棕红色,且喙、脚及眼环呈深色的标记。
【鸣叫特征】
其鸣声较为低沉,随后接连续发出数个缓慢的呼呼声,形式可描述为“crrroooh...whuuu.whuuu.whuuu”,其鸣叫声显著区别于鸽属其他物种。
【生活习性】
常见于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中,尤其偏好科摩罗群岛内的高海拔地带,尽管在马约特岛上的分布有时可低降至海平面。以树上果实为食,平时不时会从地表觅食一些食物,当飞行时看起来不太引人注意。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通常筑巢于既有树上,巢床高度为5至24米不等,每窝通常产下1至2卵。繁殖周期在每年的8月至11月间,似乎在全年内均有此行为发生。
【外型辨识】
与马达加斯加斑鸠相比,科摩罗林鸽栖息于树冠,并有更大的体型和显黄色的裸露身体部位。同时,飞行时显示的尾羽顶部并无淡色尾角,且其鸣叫声也迥然不同。
【保护状况】
考虑到栖息地丧失和猎捕带来的压力,虽然在部分地区这些鸟类较为常见,然而其总体数量相对稀少,总数可能会不到10,000只。因为此原因,IUCN将其归类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科摩罗林鸽广泛分布于科摩罗群岛的四大岛屿,包括大科摩罗岛、莫埃利岛、昂儒昂岛以及马约特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