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IIFORMES > Coliidae > Colius > Speckled Mousebird
Speckled Mousebird

Speckled Mousebird

English name:Speckled Mousebird

Scientific name:Colius striatus

【简介】
斑鼠鸟(学名:Colius striatus,英文名:Speckled Mousebird)是鼠鸟目鼠鸟科的一种鸟类。具有标志性的极长尾部和褐色上体与棕色下体特征,耳羽有白色斑点,脚呈红色。它广泛分布于非洲,是该属中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物种之一。

【外形特征】
斑鼠鸟体长约35厘米,尾部长17至24厘米,体重在36至80克之间,大多数平均约50至55克。体色呈暗淡的鼠灰色至灰棕色,腹部颜色稍浅。头部的黑灰色前额、颊部和喉部有明显的对比度,并且有细密的黑条纹覆盖颈部和胸部,背部和臀部也隐约可见。它们的雌雄形态相同,幼鸟则有所不同,其特征包括较短的冠羽、黑色裸露的颈背以及一条狭窄的白色背中线,翼覆羽边缘黄,并且上下右颜色与成鸟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
斑鼠鸟在飞行中持续发出“tsu-tsu”声,在警戒时则发出“tisk-tisk”的声音。

【生活习性】
斑鼠鸟栖息于森林边缘、灌木丛、草地、花园等环境,偏好开放的灌木丛,避开密闭森林和干燥地带。常以最大10只,有时多达50只的小群体出现。它们以果实、树叶、花、花蜜和偶尔的昆虫等为食。在资源稀缺时,它们会迁移到低海拔地区觅食。

【繁殖习性】
斑鼠鸟全年均可繁殖,但在特定区域有季节性高峰,例如南非的8月至1月。巢筑建于灌木或树上,由各种材料制成,内部铺有精细物质,孵化期为10至13天,幼鸟在17至18天时就能首次飞行,之后会由父母及同伴鸟共同喂养一个月。

【外型辨识】
与其他鼠鸟对比,斑鼠鸟的黑灰色头部和灰棕色冠毛较为显著,其独特叫鸣与行为特征亦有辨别作用。与白头鼠鸟相比,它有着不同的喙色,并且没有裸露的灰色眼眶区域。

【保护状况】
斑鼠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LC)等级,表示其总体数量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斑鼠鸟的分布范围涵盖了自喀麦隆向东至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向南伸至南非南部的广大非洲区域,以及整个坦桑尼亚,除了密林及沙漠地带,它适应多样化的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