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 Violetear
English name:Brown Violetear
Scientific name:Colibri delphinae
【简介】
褐紫耳蜂鸟(学名:Colibri delphinae),是雨燕目蜂鸟科紫耳蜂鸟属的一种鸟类。整体呈灰褐色,背部带绿光,尾羽青铜绿色,有素雅的绿色黑边和浅橙黄色尖端。两侧有鲜明的紫耳斑,覆盖从眼下方至耳羽的区域。
【外形特征】
褐紫耳蜂鸟体长约11.5厘米,重约6.5至7克,雌雄鸟羽毛颜色相似,雄鸟略大。整体呈灰褐色,背部带绿光,尾羽青铜绿色,有素雅的绿色黑边和浅橙黄色尖端。两侧有鲜明的紫耳斑,覆盖从眼下方至耳羽的区域。喙尖黑,脚为深灰。幼鸟与成鸟的外貌差异在于羽毛边缘的肉桂色和暗锈色变化以及褪去的紫耳斑,被替换为暗灰色。
【生活习性】
褐紫耳蜂鸟主要栖息于潮湿的森林树冠和边缘地带,包括高大次生林和半开放环境,如咖啡种植园和灌木丛。它们偏好处于丘陵地带和较低海拔,偶尔亦见于邻近低地。活动范围一般在海拔100至1600米之间。每年的晚雨季和早旱季,即11月至次年5月,在哥斯达黎加繁殖。在委内瑞拉东部,繁殖期通常在12月至1月,求偶场有可能延续至4月。雄鸟会在树冠上构建求偶场,最多可达数十只鸟群分布于森林边缘和山脊顶。
【鸣叫特征】
最为人熟知的是持续约2秒的4至7个响亮双音节“chit”或“jit”,时常形成不间断的连续鸣叫。除有声乐外,褐紫耳蜂鸟还发出类似流水的音爆声和咕噜声。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雄鸟会在树冠上形成求偶场,通常由3至8只雄鸟组成,间隔30至60米分布。巢由植物绒毛构成,重量轻便,常见于距地面1至3米高的灌木枝条上。
【保护状况】
全球受威胁等级为少危(LC)。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二级保护物种。尽管未广泛受威胁,但某些区域(如圭亚那的罗赖马山)相对分布较稠密。
【地理分布】
褐紫耳蜂鸟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的部分地区,自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南部,经哥伦比亚至厄瓜多尔西部、秘鲁东部及玻利维亚北部,延伸至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圭亚那和巴西东北部的罗赖马州,直至巴西东部巴伊亚州的辛科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