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nut-bellied Cuckoo
English name:Chestnut-bellied Cuckoo
Scientific name:Coccyzus pluvialis
【简介】
栗腹鹃(学名:Coccyzus pluvialis),又称 Chestnut-bellied Cuckoo,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48至56厘米,尾部明显长于体长,腹部呈深栗色。该种鸟分布于牙买加岛的成熟与次生森林、灌木丛、半开阔林地,地形范围从海平面到海拔1500米以上。
【外形特征】
成年栗腹鹃体长在48至56厘米之间,体重约为130至189克。其头部、胸部及腹部上色。上身暗褐色,脸部和胸部呈浅灰色,喉部色调较淡,腹部具深红棕色,尾部约占据身体一半长度,黑色略带紫光且尾尖宽大且白色。喙较粗,弯曲,呈深黑色,脚呈深灰色。幼鸟与成鸟相比,尾巴为暗褐色,同样有宽阔的白色尾尖,但腹部不具光泽。
【鸣叫特征】
栗腹鹃的鸣叫声为粗糙的 "quak-quak-ak-ak-ak-ak",起始缓慢,逐渐加速。
【生活习性】
在冬季,该种鸟一般向低海拔地区迁移。主要捕食昆虫成虫、毛虫、蜥蜴、雏鸟和鸟蛋等,通常在森林中层到树冠处觅食,善于沿树枝奔跑及滑翔于树间,多以单独的方式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3月至6月,偶有能早于2月开始。巢由树枝筑建,外形呈浅碟状,位于高度达10米的树上,每次产出2至4枚蛋。卵壳为黄白色,尺寸在39.8至40.8毫米 × 30.2至32.1毫米之间。孵化期和雏鸟离巢时间未知。
【外型辨识】
相较于牙买加蜥鹃,栗腹鹃的体型更大,喙比其他成员更短且直,腹部的颜色为深栗色区别于其他近似种的淡黄色腹部。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栗腹鹃在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表中被划为“无危”(LC)级。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集中在牙买加岛。其栖息环境涉及从海平面到海拔1500米以上的多种森林类型,这些包括成熟的森林、次生森林、灌木丛以及半开放的林地等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