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urve-billed Bushbird
English name:Recurve-billed Bushbird
Scientific name:Clytoctantes alixii
【简介】
翘嘴丛蚁鵙(学名:Clytoctantes alixii),是雀形目蚁鸟科丛蚁鵙属的一种独特鸟类,因显著的弯曲厚重喙部而知名。Daniel Giraud Elliot于1870年命名了此物种。
【外形特征】
- **雄鸟**:体长约16至17厘米,石板灰色羽毛覆盖,头、颈部和胸部为黑色,飞羽呈棕黑色,翼覆羽边缘有黑色斑点。
- **雌鸟**:深赤褐色,头部、背部和臀部颜色深,翅膀和尾巴亦为黑色,翼覆羽边缘有白色小尖端,下体红棕色,两侧和尾部颜色更深。幼鸟阶段为深黄色与黑褐色混合,前额、颈侧和喉部红黄褐色。
- **口腔**:侧扁而下行弯曲,为独特的外貌特征。
【生活习性】
栖息于常绿林的低层植被中,常出现在稠密的藤蔓和低矮灌木丛附近,也喜欢竹林。活动范围海拔300至1200米;以昆虫为主要食物,通过啄开茎部寻找猎物。有时在行军蚁附近觅食。
【鸣叫特征】
其叫声典型,为一系列加速的短音符,由“deeu-deee-dee-dee-eet-et”组成,声音呈现出旋律美妙的变化。
【繁殖习性】
翘嘴丛蚁鵙的繁殖行为鲜有资料,据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记录,其繁殖时间为4月至5月。最早可能在1月开始筑巢,但具体行为细节仍不清晰。
【外型辨识】
翘嘴丛蚁鵙在其上翘的喙及独特的羽毛颜色上与同属其他种类有显著区隔;不同亚种的差异尚未经过详尽研究。
【保护状况】
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EN)级别。栖息地的破坏加剧了这种鸟类的濒危状态,目前仅可在少数地点发现其踪迹。其保护现状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有效的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翘嘴丛蚁鵙主要在南美洲的中北部地区分布,具体为委内瑞拉西北部和哥伦比亚北部,如Sierra de Perijá山脉、Antioquia、Norte de Santander和Santander。现分布区主要限于次生林和森林边缘地带,集中在山麓地区,栖息地的退化已使其范围大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