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aillant's Cuckoo
English name:Levaillant's Cuckoo
Scientific name:Clamator levaillantii
【简介】
莱氏凤头鹃,英文名:Levaillant's Cuckoo,学名:Clamator levaillantii,属于鹃形目、杜鹃科、凤头鹃属。成年鸟全身光泽黑色,带有绿色或蓝色的光泽,最显著的是黑色的顶冠、翅膀上的白色斑点和尾羽尖端的白色。下体颜色较为浅淡,颈部和胸部的颜色较深,布满条纹。
【外形特征】
成年莱氏凤头鹃成全身光泽黑色,带有绿色或蓝色的光泽,最显著的是黑色的顶冠、翅膀上的白色斑点和尾羽尖端的白色。下体颜色较为浅淡,颈部和胸部的颜色较深,布满条纹,大腿两胁处的条纹明显些。虹膜为棕色,喙呈黑色,腿和脚为蓝灰色。幼鸟的上体呈赤褐色,翅膀深褐色并有白色斑点,尾部灰褐色有锈色尖端。下体从白色到淡黄色不等,下巴和胸前为暗褐色,胸部有不分明的条纹。它的眼睛淡灰色,嘴裂呈现亮红橙色。
【鸣叫特征】
莱氏凤头鹃发出的鸣叫声低沉而粗犷,其独特的鸣叫模式是“kuwu-weer, kuwu-weer…”的重复循环,或有一系列的短促叫声如“KEEow”音直到变得像机关枪般更急促。幼鸟乞食时发出的叫声有时与宿主幼鸟不同,但也有报道说有的叫声类似鵙科幼鸟的声音。
【生活习性】
莱氏凤头鹃通常栖息于开放的林地区域、金合欢稀树草原、灌木丛和河流森林等环境,常见于湿度较大的地方,特别在非洲赤道以南的区域,年降雨量超过500毫米的地方。繁殖季节一般在雨季,南部的繁殖期可能延伸到旱季,有时在干旱期间也存在繁殖现象。
【繁殖习性】
繁殖主要在雨季进行,南部地区的繁殖期可能持续到旱季。繁殖期间,这种鸟会将卵产在宿主巢中,它是巢寄生者,尤其偏好鵙科的鸟巢,卵的颜色从淡色到天蓝色,大小约为23.8-27.6mm×19.6-22.1mm。在单一的巢中,可能有多只杜鹃雌鸟产数枚卵。孵化期一般为11-12天,幼鸟将在宿主巢内继续成长,而不自行驱逐从宿主鸟带入的幼鸟,但也自带喝食的行为,这种杜鹃幼鸟在9-10天即成功孵化后,会被养父母继续喂养21-36天。
【外型辨识】
与斑点杜鹃不同的是,这种鸟具有更为精致的附带性的喉部条纹和较大的羽冠。两个种类之间在深色形态上几乎无异,但莱氏凤头鹃的体形明显较大,便于识别。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莱氏凤头鹃广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萨赫勒地区延伸到东非和南非。非繁殖季节活动范围更广,可延展到中非和西非沿海地区。该物种由于数量相对稳定,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但对它们分布区环境的持续保护依然是重要的。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