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Spotted Cuckoo
English name:Great Spotted Cuckoo
Scientific name:Clamator glandarius
【简介】
大斑凤头鹃(Clamator glandarius),学名Clamator glandarius,属鹃形目杜鹃科凤头鹃属。这种鸟类因其醒目的斑点翅膀和精致的羽冠而广为人知,广泛分布于非洲和地中海盆地的半干旱开放林地及干燥草原。其生性喜爱栖息于半干旱的开放林区、金合欢灌丛以及其他干草原地带。在欧洲,它们偏好类似灌木丛的荒地,偶尔可见于栓皮栎或石松生长的地区以及橄榄园。
【外形特征】
成年大斑凤头鹃体长35至39厘米,体重约124克。背部为灰褐色,尾部及翼尖为白色,灰白色的羽冠略显。脸呈黑色,喉咙为淡黄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具有灰色至红棕色的眼环,棕色虹膜,喙和爪均为黑色。幼鸟的羽冠和脸部黑色,翅膀上覆盖着赤褐色羽毛,下体则呈黄褐色。成鸟首次换羽期间的颜色介于赤褐色和灰褐色之间。
【生活习性】
该物种以大型毛虫为主,同时也捕食白蚁、蚱蜢、蛾类,偶尔猎食小型蜥蜴。主要栖息在直立荒地和干草原,海拔范围大致在500至2000米之间。
【鸣叫特征】
大斑凤头鹃发出的鸣叫声显著,为一系列响亮且略显粗糙的声音,如“gah-gah-gah...gak-gak-gak...ko-ko-ko-ko”,节奏由低渐高,并伴有颤音“kirrrrr”,有时亦会发出咕咕声。
【繁殖习性】
大斑凤头鹃的繁殖季节通常分为地中海区域的4月下旬至6月初,以及非洲区,例如塞内加尔与塞拉利昂的4月至5月,埃及于3月,另外分布于西非、东部非洲、南部非洲的4月至7月不等。该种鸟类进行寄生繁殖,主要寄生于乌鸦和喜鹊的巢中,常用北美喜鹊、灰喜鹊及小嘴乌鸦作为寄主。雌鸟每季生产12至25枚蛋,孵化期为12至15天。雏鸟在孵化8天后可达到半离巢体重,由养父母继续照顾至25至59天的离巢期。
【外型辨识】
大斑凤头鹃被IUCN公认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成鸟与幼鸟在外形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幼鸟的头羽和背羽为黑色,翅膀呈赤褐色。其独特的羽毛形态有助于与其它相关种类动物区分。
【保护状况】
【地理分布】
大斑凤头鹃的分布范围广泛,它出现在伊比利亚半岛、泛达多南法的地区、以及意大利西部;在中东,从埃及到保加利亚东部、克罗地亚西部及土耳其中西部,此鸟也是一道风景。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它们分布于从塞内加尔和利比里亚向东直至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北部等等,向南直至坦桑尼亚、安哥拉、南非等地区。大部分大斑凤头鹃在冬季从欧洲迁往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