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Cisticola > Churring Cisticola
Churring Cisticola

Churring Cisticola

English name:Churring Cisticola

Scientific name:Cisticola njombe

【简介】
颤鸣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njombe,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该物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部的坦桑尼亚高地、马拉维尼基亚高原及赞比亚东北极区。

【外形特征】
雄鸟具有光亮的红褐色帽状头顶,颈背和背部呈现红色至棕色,背部带有深色条纹,尾部末端有两条带状斑纹,分别为淡色与黑色。雌鸟的颜色较浅,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生活习性】
颤鸣扇尾莺主要栖息于开阔山区的草地区域,如草地、蕨类植物区以及沼泽边缘。雄鸟在展示飞行时,以60°的角度突然上升至地面约5-7米的高度,然后降落回栖息地,在此过程中它们会持续鸣唱。

【鸣叫特征】
颤鸣扇尾莺的鸣叫声是由连续的“tsee-wit”双音节构成。这种声音是该物种的主要识别依据之一。

【繁殖习性】
颤鸣扇尾莺的繁殖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雄鸟通过短暂的垂直飞行动作展示求偶意图,随后返回栖木,持续鸣唱。巢穴呈椭圆形,侧面有入口,由粗草叶织成,并通过蜘蛛网固定在周围植被上,内衬细小的干根须与叶片,外部覆有草花序。通常建在草地丛或灌木丛中,0.1-0.3米高处,每窝产卵2-4枚,卵为淡绿色,带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与啸声扇尾莺相比,颤鸣扇尾莺的红褐色帽状头顶更为鲜艳且无条纹,下体颜色较浅。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在全球范围内不是受威胁的物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特定地区如坦桑尼亚和马拉维山脉地区的数量不值得关注。

【地理分布】
颤鸣扇尾莺分布在非洲东南部,包括坦桑尼亚高地、马拉维尼基亚高原及赞比亚东北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