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Cisticola > Ethiopian Cisticola
Ethiopian Cisticola

Ethiopian Cisticola

English name:Ethiopian Cisticola

Scientific name:Cisticola lugubris

【简介】
埃塞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lugubr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高海拔地区,特别是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高地。它们栖息于湿草地和灌木丛中,通常生活在海拔1500至2600米之间的地区。

【外形特征】
这种中等体型的鸟类身长约为12至14厘米,体重方面,雄鸟通常在14至15克,雌鸟约12克。其背部有明显的条纹,尾部较长且呈现渐变颜色。繁殖期间,脸部呈现奶油色,耳覆羽灰褐色,头顶浅灰色并装饰有暗棕色细纹。上体灰褐色,背部有宽幅的暗棕色条纹,翼部和翼盖呈深棕色,边缘红褐色形成明显的红褐色翼斑。尾部为暗灰褐色,外侧有深色的次端带,末端为淡黄灰色。下方羽毛呈现黄色,喉咙和腹部中央颜色较浅,两侧及腹下部为灰黄色。眼睛呈红褐色,喙和嘴为黑色,下颌基部略呈粉灰色。腿色相对较暗淡。非繁殖期时,这种鸟类的羽毛更为红褐色,下方部分则偏黄褐色;尾部更长,末端呈深棕色,边缘较宽且红褐色。

雌性和雄鸟在外观上相似,但在体型上,雌鸟比雄鸟略小。幼鸟的外观与非繁殖期成鸟相似,但头部有深棕色条纹,脸部和下体泛柠檬黄色。

【鸣叫特征】
埃塞扇尾莺的叫声多样且复杂,包括快速的“trrt”、“chit”和干燥的“zrrrttttttt”鸣叫声。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倾向于栖息在湿地边缘的密集植被中,同时也能在较干燥的区域找到,比如山地草原和蕨类植物区。它们通过树叶、茎干和地面采集昆虫。埃塞扇尾莺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居民性物种,且具有领地性,在其栖息范围内很少迁徙。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发生在6月至10月,高峰期间则为9月。一个巢通常为大型椭圆形建筑物,侧入口设于顶部,使用活草叶片来弯曲形成检测类型的屋顶,巢用干燥的草制成并衬以蜘蛛网和植物绒毛。每窝产卵2至3枚(平均2.6枚),双亲共同参与孵化。在孵化过程中,鸟类会增加巢内的衬垫,但关于具体孵化期和早期雏鸟的成长细节尚未明确。

【外型辨识】
埃塞扇尾莺与强健扇尾莺相比,体型小巧但更显纤细,尾巴更长,翅膀上的红褐色更为明显;与棕翅扇尾莺超种相比,羽毛颜色更深,头顶部更暗淡,下部颜色更多地泛黄。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C),在局部地区普遍认为该物种数量较为常见。

【地理分布】
埃塞扇尾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高地地区。在有限范围内保持稳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