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Cisticola > Rock-loving Cisticola
Rock-loving Cisticola

Rock-loving Cisticola

English name:Rock-loving Cisticola

Scientific name:Cisticola aberrans

【简介】
懒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aberran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广泛分布于非洲次撒哈拉地区的东南部和东部。

【外形特征】
懒扇尾莺体长在13至14厘米之间,雄性体重13.1至16.9克,雌性体重10.5至16克。背部呈朴素色彩,尾羽细长且常竖立,翅膀部分颜色较深。繁殖时期的头部为灰褐色,面颊略带红褐色,眉线为淡白色;红褐色的头顶逐渐过渡到暗棕色的上体,背部偶有模糊的暗色羽轴形成轻微斑驳;飞行羽暗棕色,边缘红褐色,覆羽边缘较宽,为红褐色至淡棕黄色;尾巴红褐色,末端略淡;下体淡黄褐色,喉部偏淡,两胁较深;虹膜为红褐色,喙为暗棕色,下颌灰白至淡粉红色,脚爪为棕褐色。非繁殖期时,尾部更长,上体偏红褐色,下体颜色更深。育雏期的幼鸟与非繁殖期的成鸟相似,但红褐色更为浓烈。不同亚种间存在尾部斑点的分布和体色深浅差异。

【生活习性】
懒扇尾莺以昆虫为主要食源,如毛虫、小型蝴蝶、蚱蜢及其他甲虫。它们通常单独、成对或群居觅食,有时会与其他种类的柳莺共寻食物。觅食地点偏地面或低植物群落。懒扇尾莺会将大毛虫敲打软化后再吞食,并且在喂养幼鸟之前,会去除大蚱蜢的后腿。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叫声分为两种,南方种群发出如‘zweeee’的哀怨声,间杂着短促的干涩颤音和断续声,并且偶尔尾随‘peet-peet-peet’的穿透力强的叫声。重点提示:双亲都会发出叫声,并且竖立尾羽,偶会拍打翅膀以发声;警告伴侣时,则互相回应。至于歌曲则类似于‘twink twink twink’等连串响亮的音符,或更哀伤的‘tjwert tjwert tjwert’和类似蝉鸣的高音颤音,以便伴侣间的沟通确认。而北方种群则多为复杂的“工地嘎吱声”和各种鼻音、尖锐的音符,时常伴有‘pee-uu’的联络呼叫。

【繁殖习性】
懒扇尾莺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且在繁殖季节保持独居领地。巢穴通常建造为椭圆或是球形,侧口入,由干草构建,有时会加入活草,内部还会衬垫柔软的植物绒毛,位于草丛或茂密植被中,位高约0.1至0.2米。一窝产卵2至4枚,大小因亚种有所不同,颜色从白色至淡绿蓝色,带有精细的棕色或粉色斑点。孵化期约13至15天,期间仅雌鸟孵化并喂养雏鸟,整个雏鸟期为13至14天。

【外型辨识】
区别懒扇尾莺和同类笛声扇尾莺,主要通过其淡眉纹和较长的尾巴来辨识;与岩栖扇尾莺的主要差异在于尾巴斑点的多寡、上体颜色深浅和下体颜色差异。

【保护状况】
懒扇尾莺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懒扇尾莺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和东部,具体包括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斯威士兰、加纳、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拉利昂、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分布范围广泛,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