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CCIPITR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 Eastern Marsh Harrier
Eastern Marsh Harrier

Eastern Marsh Harrier

English name:Eastern Marsh Harrier

Scientific name:Circus spilonotus

【概述】

白腹鹞(学名:Circus spilonotus),也称为东方泽鵟或东方泽鹞,是鹰形目鹰科鹞属的一种中大型猛禽。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东北部、韩国和日本等地,以及越冬于亚洲东部至印尼地区。

【外形特征】

白腹鹞雄鸟的体色变化大。一般而言,头部、胸部、背部及翅覆羽为黑色,带有淡色谱带。灰翼上有黑色尖端,前缘呈现白色。尾巴为灰色,臀为白色,下体大部分是白色。雌鸟则是深棕色,头部和腹部有淡黄色条纹,臀部常为白色,尾巴呈灰色且有四至五条深色横纹。幼鸟呈现深棕色,头部为淡黄色,胸部有淡色斑纹。雄性体重约在370至780克之间,而雌性则较为强壮,体重可达642至780克。翼展为119至145厘米,体长为47至55厘米。

【生活习性】

白腹鹞栖息在湿地中的芦苇丛和开阔地带,包括湖泊、沼泽和稻田等环境。它在低空中以浅V形姿势飞行和捕猎,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此外,这种鸟类通常在白天活动并且能很好地隐蔽,属于猎食者的一级。

【繁殖习性】

该物种主要繁育区为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东北部和日本,其越冬区包括俄罗斯远东亚洲,南至中国南部,延伸至菲律宾、巴布亚和苏门答腊的广大区域。它们倾向于选择芦苇丛作为筑巢地,每年4月份开始繁殖,并产下3至7个蛋。孵化期平均为33至48天,幼鸟在孵化后大约35天就能离巢自立了。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白腹鹞的保护级别列为无危,这意味着它尚不存在严重威胁而达濒危的程度。此外,该物种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受到一定的国际保护。

【地理分布】

白腹鹞有两种亚种:分别分布于东亚洲及新几内亚。
- **C. s. spilonotus**: 分布区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台湾、韩国和日本南部。
- **C. s. spilothorax**: 即巴布亚泽鹞,或许是一个独立物种,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