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Cinclodes > Peruvian Seaside Cinclodes
Peruvian Seaside Cinclodes

Peruvian Seaside Cinclodes

English name:Peruvian Seaside Cinclodes

Scientific name:Cinclodes taczanowskii

【简介】
逐浪抖尾地雀(学名:Cinclodes taczanowskii),为雀形目灶鸟科抖尾地雀属的鸟类,因其独特的生态位而备受瞩目。这种偏好秘鲁沿海地带的特殊栖息地鸟类,难得一见地生活在岩石海域附近,是世界罕见的近海栖息陆鸟之一。

【外形特征】
逐浪抖尾地雀体长约为21厘米,体重约63克,体型较大。头部呈现暗褐色,除一条淡褐色眉纹外,脸部大部分覆盖褐色羽毛。背部和臀部呈深棕色,尾巴为黑褐色,外侧三对尾羽尖端趋于红褐色。其翅膀覆羽呈现暗褐色,边缘较浅,初级飞羽基部为肉桂色或淡红褐色,次级飞羽基部为黑色边缘,并向外逐渐过渡为暗褐色。三级飞羽则呈暗褐色,边缘红褐色。喉咙处为脏白色,斑点暗色,胸部和腹部棕色,胸部有模糊的短而浅色条纹。成鸟与幼鸟在外观上相差不大。

【生活习性】
该鸟种全年居住在海岸线周围,几乎不从水边离开。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其食物来源主要是海洋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如小蟹、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蜗牛、等足目和甲虫。栖息地偏好岩石地带,偶尔会出现在相邻的沙质地带中。

【鸣叫特征】
逐浪抖尾地雀的鸣唱声音可被描述为“颤音”,音响为“急促的chec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二月份,它们会在岩石缝隙中使用藻类、少量植物纤维和羽毛搭建巢穴。

【外型辨识】
与海滨抖尾地雀相比,逐浪抖尾地雀通常颜色更深,眉纹更为明显。喉咙部分更是与深褐色羽毛形成强烈对比。

【保护状况】
逐浪抖尾地雀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分布于秘鲁中部至南部沿岸地带,包括近岸岛屿,具体范围从安卡什省至塔克纳省,接近智利边境。根据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记载,它们不分布于南美洲其他地区,仅限于秘鲁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