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Cinclodes > Olrog's Cinclodes
Olrog's Cinclodes

Olrog's Cinclodes

English name:Olrog's Cinclodes

Scientific name:Cinclodes olrogi

【简介】
奥氏抖尾地雀(英文名:Olrog's Cinclodes,学名:Cinclodes olrogi)是雀形目灶鸟科抖尾地雀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栖息于阿根廷中北部地区的石质山坡和湍急溪流附近。

【外形特征】
奥氏抖尾地雀体长约17厘米,平均体重在24至32克之间。羽毛呈暗淡深灰褐色,具白色眉纹及黑色额部和耳羽,眼睛上方一条醒目的白色横带覆盖于飞羽基础,尾巴颜色较深,带有暗红褐色的外侧羽毛。胸部和喉咙均为白色,但胸部上分布有深色斑点,其余下体呈淡土黄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通常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和岩石地带,常伴随着溪流和湖水。它们的活动高度范围为1600至2800米海拔。主要以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并从地面、岩石和积泥中觅食。

【鸣叫特征】
关于奥氏抖尾地雀的鸣叫声和歌唱行为,目前尚无详细描述。

【繁殖习性】
奥氏抖尾地雀的繁殖期通常在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处于交配季节时,可能的繁殖活动至少涉及11月和12月。估计为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它们往往会筑巢在挖掘的土堤堆的末端洞穴、岩石缝隙或人类建筑的墙体中,巢内部用植物纤维和毛发铺设。每窝常产卵2枚,但关于孵化期、幼鸟离巢时间和亲鸟照顾的细节仍不清楚。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出的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奥氏抖尾地雀被评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奥氏抖尾地雀的特别栖息地主要在日本的阿根廷境内的特定区域,而不是普遍分布于南美洲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