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son-backed Flameback
English name:Crimson-backed Flameback
Scientific name:Chrysocolaptes stricklandi
【简介】
绯红背啄木鸟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大金背啄木鸟属的鸟类,目前仅在斯里兰卡被发现。最初被认为可能是棕斑金背啄木鸟的亚种,但现今被独立确认为一个独立种。
【外形特征】
雄性绯红背啄木鸟拥有一个红色的头部,顶部带有高耸的红色冠羽,雌性头部则为黑色,冠羽黑色且带有细白纹。上体颜色鲜红带暗,翼上覆羽与之相似,飞羽为褐色且有白色斑点,而尾部为黑色。喉部白色且具窄黑中线,下体则为白色或淡黄色,并布满了深棕色鳞状斑纹。喙部笔直且长,尖端略呈凿状,色泽为淡黄色奶油色。虹膜颜色为极淡黄至近白色,眼眶为深紫色,腿呈灰色。幼鸟整体颜色较暗,冠羽更为长且蓬松。
【鸣叫特征】
这种鸟儿能够发出快速、音调高的颤音,如同“kiriririri”或号角般的音质感,无论是飞行还是停歇时均能发出这种声音。此外,还有一种响亮的嘶鸣声“tree tree tree”以及偶尔发出的尖锐“keek”声。两性均可以发出时而急促的鼓声,通常每秒约20次击打,节奏均匀,先上升后逐渐减弱,持续时间约为2.5至4秒。
【生活习性】
绯红背啄木鸟通常以一对或家庭小群的形式活动,有时还会加入混合物种群。它们在森林和林地的下层林冠觅食,偶尔会出现在受干扰的地区或家庭花园。其主要食物是各类昆虫如甲虫和蚂蚁,也可能消耗一些植物物质。另外,在大树或枯木上觅食时,有时会降落到地面。
【繁殖习性】
该品种繁殖季节主要在10月至3月,有时早至8月至9月开始进行繁殖活动。繁殖时,两性共同挖掘树洞作为巢穴,通常高出地面约20米,入口为垂直椭圆形。每次繁殖,一窝通常会产2枚蛋。
【外型辨识】
该鸟种与大金背啄木鸟相比,除上体颜色鲜红(而非金色)外,还具有黄色而不是黑色的喙,较弱的眉纹,以及更加斑点状的四条眉线而不是连续的线条。
【物种区别】
该鸟种与大金背啄木鸟相比,除上体颜色鲜红(而非金色)外,还具有黄色而不是黑色的喙,较弱的眉纹,以及更加斑点状的四条眉线而不是连续的线条。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结果,这一物种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属于在当地并不罕见的种类。
【地理分布】
绯红背啄木鸟主要分布于东洋界斯里兰卡境内,虽然其在斯里兰卡全岛内分布广泛,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其数量似乎正在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