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Picidae > Chrysocolaptes > Buff-spotted Flameback
Buff-spotted Flameback

Buff-spotted Flameback

English name:Buff-spotted Flameback

Scientific name:Chrysocolaptes lucidus

【简介】

棕斑金背啄木鸟(Chrysocolaptes lucidus)是一种分布于菲律宾中东部和南部岛屿的大型巴基斯坦啄木鸟科鸟类。

【外形特征】

成鸟身长约34厘米,体重110至233克。雄性成鸟前额和头顶为深红色,脸颊、颈及上胸呈深棕色,上背部及翅膀为深红至橙褐色,臀部为鲜明的红色,尾上覆羽为黑色,飞羽为黑褐色并带有橄榄金色至红褐色的边缘,内侧有白色斑点。下体呈浅金色,边缘为黑色。雌鸟比雄鸟颜色稍显淡,前额和冠羽呈深橄榄棕色至红褐色。

【生活习性】

棕斑金背啄木鸟栖息于各式各样的森林环境,包括原始森林、成熟的次生林、红树林及湿地等,日常活动常出现在树干和大树枝上,主要以木中昆虫为食。该物种倾向于成对生活或小型家庭群体活动,偶尔也会与其他啄木鸟混集成群。

【鸣叫特征】

棕斑金背啄木鸟的鸣叫声通常包括单个或几组4个 "kik" 音符,并且在飞行过程中会发出 "chew" 的声音。

【繁殖习性】

棕斑金背啄木鸟的繁殖季节时间不固定,在亚洲不同区域有很大差异,从1月到8月都有记录。该物种的巢穴通常筑于树干中,每窝产2到5枚蛋,孵化期约14到15天,雏鸟抚养时间约24至26天。

【外型辨识】

棕斑金背啄木鸟以其亮丽的橙红色背羽和带有黑色斑点的奶油色腹部最为显著。幼鸟的羽毛色彩较为黯淡,体色带有更多的橄榄色调。

【保护状况】

虽然棕斑金背啄木鸟仍能在部分保护区被观察到,但其整体种群数量因森林持续遭到破坏而面临下降的趋势。根据IUCN,棕斑金背啄木鸟目前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棕斑金背啄木鸟分布在菲律宾中东部和南部的岛屿,包括Bohol、Leyte、Samar、Biliran、Panaon、Mindanao、Basilan和Samal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