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Picidae > Chrysocolaptes > White-naped Woodpecker
White-naped Woodpecker

White-nap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White-nap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Chrysocolaptes festivus

【简介】
黑腰啄木鸟,学名Chrysocolaptes festivus,英文名为White-naped Woodpecker。

【外形特征】
这是一种大型四趾啄木鸟,体长约29厘米,体重约213克。雄鸟的头部具红色羽冠,前额和顶为白色,颈圈宽度显著且白色,颈侧有细黑线。颈后部及背部为白色,肩羽及背部至尾上覆羽为黑色,身体其他部位为白色。雌鸟与雄鸟类似,但头部是黄色的,幼鸟的颜色暗淡。喙长而弯曲,黑色,腿绿色至灰绿色,虹膜红色至橙色。

【生活习性】
成鸟为留鸟,不会迁徙。主要以昆虫为食,用其长舌从树皮中提取猎物。繁殖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有时在8月至9月,通常每窝产1枚蛋,也会出现2至3枚的情况。营巢在树洞或死干树枝上,孵化与饲养由双亲共同承担。

【鸣叫特征】
通过其特有的均匀鸣叫声暴露踪迹,在较干燥生境中活动。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有时在8月至9月。通常每窝产1枚蛋,也会出现2至3枚的情况。营巢在树洞或死干树枝上,孵化与饲养由双亲共同承担。

【外型辨识】
显著特征包括带有黑色边界的明显的白色颈圈和脸颊下面的黑色水平条纹。

【物种区别】
与其他啄木鸟不同的是腹部有黑色边缘的白色颈圈,以及明显不同的栖息环境。

【保护状况】
黑腰啄木鸟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在其分布区域内,在尼泊尔不常见,在印度广泛分布但在局部地区较为常见,斯里兰卡则相对较稀。多有在保护区如印度的Biligirirangan Temple、Corbett、Ranthambore及斯里兰卡的Yala国家公园发现其踪迹。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中部、南部及斯里兰卡),偏好开阔的落叶林、灌木丛生地带及散布有树木的农田。常见于低地与山脚,海拔最高可达1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