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Chrysococcyx > Klaas's Cuckoo
Klaas's Cuckoo

Klaas's Cuckoo

English name:Klaas's Cuckoo

Scientific name:Chrysococcyx klaas

【简介】
白腹金鹃(学名:Chrysococcyx klaas),是鹃形目杜鹃科中的金鹃属成员。该种以Khoikhoi人的Klaas命名,因为他于1806年采集了首只标本。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的白腹金鹃长约18厘米,体重约26克。雄性特征为金属绿色的上体、带有绿色斑块的背部至侧面,眼后有一条白色印记,尾部主要呈绿色,但外缘为白色;下体则全部或部分为白色,腹部有绿色条纹。虹膜为深棕色,喙和脚则为绿色。雌性在外形上有些许不同,上体为灰褐色而取代了金属绿色,背部和侧面带有绿棕色条纹,下体同样为白色,但带有细密的棕色条纹;虹膜颜色变浅为浅灰棕色。一些西非的雌鸟与雄鸟相仿。幼鸟的羽毛为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上体,下体白色且遍布淡绿色条纹,虹膜为榛色。

【鸣叫特征】
白腹金鹃的叫声是由两声哨音构成,清晰度非常高,音调的变化为 “meit-jie”,即第一个音由低升高,第二个音从高下降。

【生活习性】
白腹金鹃喜欢栖息在森林边缘和灌木丛等林地,在塞拉利昂的森林/草原交错地带尤为常见,海拔高度则从海平面到3000米不等。它们季节性迁徙,多于雨季时出现,通常雨季后会离开,但也有部分在非繁殖季节存留。这种杜鹃以各种昆虫为食,包括毛虫、蝴蝶、蝽象幼虫、甲虫、直翅目和白蚁。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树叶中寻找,偶尔也会通过扑击猎物的方式来捕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白腹金鹃的时间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在雨季进行,约为每年9月底到次年2月之间。它们是寄生性繁殖的鸟类,通常会选择小型食虫鸟或鸣禽,例如莺和太阳鸟作为宿主。孵化的卵具有不同的颜色,包括白色、绿白色或蓝色,带有棕色或赤褐色斑点,并且尺寸约为19 x 13毫米,孵化期为11-12天。幼鸟生来裸体且皮肤呈棕色,随着成长逐渐变为暗黑色并带有角质色的喙,头部的基部橙色且带浅灰棕色的虹膜。

【外型辨识】
雄性白腹金鹃上体呈金属绿,下体呈白色;而雌性上体灰褐色,下体呈白色并带有棕色条纹。当它们飞行时,雄鸟显得几乎全部是白色,雌鸟则主要呈现棕色特点。

【物种区别】
白腹金鹃与其它杜鹃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金属绿色和白色分部特征以及叫声的清晰度。

【保护状况】
白腹金鹃目前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它们的广泛分布区涵盖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从毛里塔尼亚至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甚至延伸至沙特阿拉伯西南部,向南到达南非,包括比奥科岛和圣多美岛。

【地理分布】
白腹金鹃是适应力强的物种,其分布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非洲中南部地区,从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延伸至撒哈拉沙漠以南。该物种与人类活动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有足够的宿主这一前提下,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