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Chrysococcyx > Diederik Cuckoo
Diederik Cuckoo

Diederik Cuckoo

English name:Diederik Cuckoo

Scientific name:Chrysococcyx caprius

【简介】
白眉金鹃,英文名Diederik Cuckoo,学名为Chrysococcyx caprius。属于鹃形目、杜鹃科的金鹃属。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白眉金鹃身长约19厘米,体重约32克。主要特征包括精致的青铜绿色上体和眼后宽显的眼白眉纹,翅膀和尾侧有白色斑点,腹部为纯白色且带有绿色条纹。喙黑色,脚灰色。雌鸟体型较小,颜色较暗淡,可能呈现锈色或棕色。幼鸟则更混杂,常呈铜色或明亮的锈色。

【生活习性】
白眉金鹃主要栖息于半干旱荆棘灌木丛、稀疏的金合欢林地和开阔林地边缘地带,偏好湿润环境,海拔范围在海平面至2000米,但通常低于1200米。它们善于寄生繁殖,将蛋产在织雀、巧织雀及麻雀属鸟巢内,并由宿主孵化并喂养幼雏。

【鸣叫特征】
雄鸟能发出独特哨音“dee-dee-dee-diederik”和“weahweah-weahweah”的声音。雌鸟的叫声较为平滑,带有“deah deah deah...”的韵律。

【繁殖习性】
白眉金鹃通常选择在雨季进行繁殖活动。幼雏孵化后会在巢中度过2天,之后需要19至21天成长期,在此期间依赖双亲喂养和保护。出壳后的幼鸟会将巢内的其他卵或小雏追出,确保自身资源安全。

【外型辨识】
雄性白眉金鹃的显著特征是精致的青铜绿色上体、眼后宽显的眼白眉纹、纯白色腹部及翅膀上的绿色条纹。雌鸟颜色较暗淡,常呈现锈色或棕色。幼鸟在外貌上更接近成年雌鸟,但呈现出铜色或明亮的锈色。

【保护状况】
目前,白眉金鹃属于IUCN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南部。在这些区域繁衍于热带地带,并且有时会参与内部季节性的迁徙。繁殖期因地域不同而异,在塞内加尔北部的繁殖期为8月至10月,而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则为5月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