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ttering-bellied Emerald
English name:Glittering-bellied Emerald
Scientific name:Chlorostilbon lucidus
【简介】
辉腹翠蜂鸟(学名:Chlorostilbon lucidus),又称Glittering-bellied Emerald,是中国雨燕目蜂鸟科翠蜂鸟属的一种鸟类。体型相对较小,主要呈现绿色。这种鸟类分布于南美洲东部、东南部至中南部,涵盖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地。
【外形特征】
雄性辉腹翠蜂鸟长约9.5-10.5厘米,体重大约3-3.8克;雌性辉腹翠蜂鸟长约7.5-8.5厘米,体重则在3-4.5克左右。雄性辉腹翠蜂鸟有一个黑色尖端的红色喙,蓝色的喉咙,上体呈暗青铜绿,下体颜色从虹彩青铜渐变至青铜绿,持续向腹部、胸部渐变为亮蓝色。雌性辉腹翠蜂鸟的喙稍显特别,外侧黑色,内侧则为红色,额头、头部毛冠和背部带有微带金色的绿色,腹部为白色,向下弥漫为浅棕色。幼鸟类似雌鸟外表,但喙部有更多黑色。
【生活习性】
辉腹翠蜂鸟主要栖息于灌木地、草原、森林边缘、公园和花园等环境。它们在海拔500至3500米之间最为常见。它们擅长利用陷阱索来捕食,并频繁飞访各种花朵以吸取花蜜,同时会捕食空中飞行昆虫。辉腹翠蜂鸟针对的具体物种包括Lantana camara、Duranta arboreus、Citrus sinensis、Abutilon striatus等开花植物。
【鸣叫特征】
每当辉腹翠蜂鸟兴奋或紧张时,它们会发出尖锐的颤音,这种亮音调类似于蟋蟀叫声,频率约为9-10千赫,约为1-4秒的长度,不定期重复,在觅食或悬停时反复传出。当处于激斗场景时,会产生一连串快速下降的“tsee-tsee-tsee-tsu-tsew-tsew-tsew”的音符。
【繁殖习性】
辉腹翠蜂鸟通常在8月至2月生育。它们的巢通常是杯状结构,由细长的植物纤维、叶子碎片和树皮条建造而成,内部用柔软材料如绒毛种子或Typha dominguensis种子纤维装饰。巢外层用苔藓、叶子碎片、树皮甚至树枝进一步伪装。辉腹翠蜂鸟经常利用小树上的细枝或是离地面约1米高的暴露根部来筑巢。一个盛产期平均产卵2枚,孵化期为2周,全部由雌性辉腹翠蜂鸟负责孵化。雏鸟通常在20-22天后巢中离巢。
【外型辨识】
该种类在上体和下体呈现纯粹的绿色,而非金绿色,与同属的其他种类有别。另外,丘陵型(C. l. igneus)的腹部充满了闪烁的橙金色斑点。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辉腹翠蜂鸟目前被IUCN评估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辉腹翠蜂鸟广泛分布在南美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包括高度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现存在于包括巴西的Serra dos Orgãos、Serra da Capivara和Chapada dos Guimarães,以及阿根廷的Costanera Sur生态保护区等多个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