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an Goose
English name:Andean Goose
Scientific name:Chloephaga melanoptera
【简介】
(学名:Chloephaga melanoptera)是雁形目鸭科草雁属的大型鸟类,体长通常为70-80厘米,体重约2730-3640克,具有明显的黑白相间羽毛和红色喙部及橙色腿脚。它的独特外观和栖息环境使其易于在同类中辨别。
【外形特征】
黑翅草雁全身以白色为主,头部、颈部、背部和腹部均为白色,肩部有黑白斑驳的外观。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为黑色并带有光泽。喙为鲜红色,脚为橙色。幼鸟羽毛较灰暗,头部和颈部为灰白色,黑色部分不如成鸟明显。
【鸣叫特征】
雄鸟发出柔和的“huit-wit-wit...”、“crip”、“quiop”、低沉的“kwwwwwu...”以及威胁哨声和双音节呼唤声;雌鸟则发出较为响亮、略显嘶哑的“kwa-kwak”和“gack-gack”声。
【生活习性】
黑翅草雁栖息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区域,具体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秘鲁中部、智利最北端至阿根廷中部及玻利维亚南部和西部。它们常在高山湖泊、沼泽、草原和湿地等处活动,冬季因气候恶劣迁移到较低的山谷和平原。其飞行速度较慢,陆栖性强,游泳能力不高,主要以草、种子及水生植物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它们通常在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边缘筑巢,巢穴多选在岩石裂缝或沙质斜坡的洞穴中。雌鸟使用植物材料衬垫巢穴,并在孵化期间从自身拔下大量绒羽触软巢穴。每窝产卵5-10枚,孵化期约30天。雏鸟早成性,在孵化后第二天即可游泳和活动,通常在2岁时性成熟。
【外型辨识】
黑翅草雁具有明显的黑白相间羽毛、红色喙部及橙色腿脚,成鸟的肩部有黑白斑驳的外观,而幼鸟则较灰暗。这种独特的外观特征有助于识别该物种与其他鸟类的不同之处。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名录,黑翅草雁属于无危(Least Concern,LC)物种。
【地理分布】
黑翅草雁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包括秘鲁的Ancash和Junín部门向南延伸至智利的Ñuble地区和阿根廷的Catamarca省,大部地域海拔超过3000米。冬季时,因严酷的气候,低海拔范围内的栖息地成为它们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