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ted Bowerbird
English name:Spotted Bowerbird
Scientific name:Chlamydera maculata
【简介】
斑大亭鸟(学名为Chlamydera maculata),属于雀形目园丁鸟科大亭鸟属,是一种中等体型的、色彩斑斓的园丁鸟。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内陆的干燥硬叶林地。
【外形特征】
斑大亭鸟长约29厘米,体重在125至162克之间。头部呈暖褐色,带灰色条纹,前额的羽毛边缘呈黑色,中央有细长银白色尖端羽毛;颈后有一簇粉红色丝状羽毛,下方是一块独立的棕色斑块。背部及翅膀覆羽和尾巴为黑褐色,带有广泛的琥珀色到陶土色斑点;下体为淡黄色至奶油色,带有灰色斑纹和条纹,腹部下方为淡黄绿色。雌雄斑大亭鸟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但雌鸟的冠羽可能不如雄鸟明显或完全不存在。
【鸣叫特征】
斑大亭鸟持有一种响亮且刺耳的叫声,包括多种音调,经常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以及人类制造的声音。当面对威胁时,它们会模仿猛禽的叫声。
【生活习性】
斑大亭鸟栖息于干燥且开阔的硬叶林地,喜欢有密集灌木丛的地方,常见于桉树或白千层树为主的区域。它们喜欢在果园、公园和乡村花园中觅食,主要以水果、花、种子和少量的节肢动物为食。这些鸟通常单独或小群活动,但在非繁殖季节时,往往会聚集为由10至30只组成的群体。
【繁殖习性】
斑大亭鸟的繁殖期从7月持续至次年的3月,高峰时间是在10月至2月之间。雄鸟会建造装饰性的鸟亭吸引雌鸟,而雌鸟会独自筑巢并照料后代。巢通常由枯枝和细小的枝条构成,建在树上或灌木丛中,距离地面通常为6米。每窝通常产一枚卵,卵为淡灰绿色,带有深棕色和黑色的蠕虫状斑纹。
【外型辨识】
与西大亭鸟相比,斑大亭鸟具有更深的颜色,分布区域更偏东。一些辨识要点包括其独特的粉色颈后羽毛和独特的鸟亭装饰风格。
【保护状况】
斑大亭鸟被认为是无危物种(LC),但总体数量可能正在减少。
【地理分布】
斑大亭鸟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约克角半岛除外)和新南威尔士州西部区域及维多利亚州极西北部。它们的寿命至少可达11至13年,雄性的鸟亭越奢华,吸引雌鸟成功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