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Charadriidae > Charadrius > Three-banded Plover

Three-banded Plover

English name:Three-banded Plover

Scientific name:Charadrius tricollaris

【简介】
三色鸻(科学名称:Charadrius tricollaris,英文名:Three-banded Plover)是鸻科鸻属的一种小型鸟类。该种广泛分布于东非至南非,以及马达加斯加的淡水湿地和盐碱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三色鸻约长18厘米,重25至49克。它们的上体深色,头顶部黑色,两侧至颈背有一宽白带,其喙尖端为黑色,基部粉红色,外围有红眼环。其具有宽阔的灰褐色过喙带,胸前有两条黑色带纹,中间以白色带隔开。下腹部为白色,幼鸟上体羽缘淡棕色,红眼环不明显,胸带不完整,额部颜色较浅。

【生活习性】
三色鸻栖息在淡水饮用水水域及其他河流边缘的硬质岩石或泥地上,并在低盐度区域逐步扩大栖息范围。觅食时,在湿润的植物中搜索昆虫及其他小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发出快速的金属质感高音“peet!”音,受惊时会连续发出“pit-pit-pit-peet!-peet!”。展示行为发出重复的“peeee”或“preeee”声,并伴随短暂颤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出现在4月至9月间。它们在露天的硬土或干燥泥地上筑巢,巢简单,铺有植物碎片、小石子或杂物,常每次产2枚白卵。孵化期约26至28天,由双亲轮流孵化。雏鸟在30至32天后离巢,但有时21天后就能飞行。

【外型辨识】
三色鸻共有两种亚种:
- **指名亚种**(Charadrius tricollaris tricollaris): 分布于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加蓬、南非,非繁殖区在乍得。

- **马岛亚种**(Charadrius tricollaris bifrontatu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保护状况】
三色鸻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低危(LC)级别。全球数量估计在7万至13万只之间,这种数量可能受地域湿地丧失和人干扰影响而减少。在一些分布区内,可能会因人造湿地增加而获益。

【地理分布】
三色鸻分布于埃及至南非、南撒哈拉地区、马达加斯加,甚至包括埃及的阿斯旺有繁殖记录。与福氏鸻(Charadrius vernalis)不同,三色鸻的头部前部为冠黄褐色,喙尖黑,基部红,它的区别在于福氏鸻大多具有暗褐色额头和大部分暗色的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