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acked Dwarf Kingfisher
English name:Black-backed Dwarf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Ceyx erithaca
【简介】
三趾翠鸟(学名:Ceyx erithaca),属翠鸟科三趾翠鸟属,俗名小黄鱼狗或黑背翠鸟,也称为东方侏儒翠鸟。它们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印度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繁殖,并在冬季迁徙至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
【外形特征】
这类小鸟体型仅12.5 至 14厘米,雄鸟的体重大约14到21.5克,雌鸟则为14到16克。三趾翠鸟头部带有黑色斑点,颈侧点缀着蓝白色条纹,顶冠紫红鲜艳,背部深蓝,腹部呈现橙色,腹部中央有淡紫红色,翅膀深蓝色,喙和脚呈红色,虹膜为棕色。幼鸟的颜色相对暗淡,头顶紫红色减少,下巴、喉部和腹部为白色,喙则为黄橙色。
【生活习性】
三趾翠鸟偏好在干燥的山溪、小溪、河流附近栖息,偶尔会在远离水源的地方被发现。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螳螂、蚱蜢、苍蝇、水黾、蚁类、石蛾等多种昆虫,偶尔也会捕食蜘蛛、蠕虫、甲壳类和小鱼类。三趾翠鸟通常单个活动,从低矮枝叶上快速飞出捕食。
【繁殖习性】
三趾翠鸟产卵期根据地理位置而异,从每年的2月到9月不等,有时甚至可以更早或更晚。野外的巢建在靠近常绿或落叶原始森林中、河溪岸边的土崖壁或河提内挖掘长长的水平隧道,用作繁殖地。每窝产卵量通常为3到7枚。
【保护状况】
三趾翠鸟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级物种(NT),尽管其分布范围较广,种群数量并未受到直接威胁,但存在下降趋势。森林清理、栖息地丧失和其他迁徙候鸟可能面临类似的威胁。
【地理分布】
三趾翠鸟分散在从印度次大陆至中国东南部,向中南半岛和泰国延伸的区域。繁殖地域包括印度东北、孟加拉、缅甸、中国极南部、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斯里兰卡、印度西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