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Cercococcyx > Barred Long-tailed Cuckoo
Barred Long-tailed Cuckoo

Barred Long-tailed Cuckoo

English name:Barred Long-tailed Cuckoo

Scientific name:Cercococcyx montanus

【简介】
长尾鹃(Barred Long-tailed Cuckoo,学名:Cercococcyx montanus)属于鹃形目杜鹃科的一种鸟类。其显著特征是极长的尾羽和橄榄褐色的身体。

【外形特征】
成年长尾鹃上身呈暗淡的橄榄褐色,羽毛边缘带有微赤色的感觉,下部为白色并伴有黑色横纹,有时带有淡黄色调。眼周黄色,虹膜棕色,喙黑色基部覆盖绿色,脚黄色。幼鸟背部羽毛边缘为肉桂赤褐色,腹部条纹突出,上胸和喉部黑色且有鳞片状斑点,尾羽尖端锐利。两个亚种分部:montanus种体型较小且上身颜色较暗;patulus种体型较大,颜色较淡。

【生活习性】
长尾鹃栖息于山地、河流旁的低地、沿海灌木丛和森林草原等地区。其分布范围广泛,可达2800米的海拔。主要在森林环境中活动,尤其是在高树冠层。

【鸣叫特征】
长尾鹃的鸣叫持续约40秒,从类似吹哨声的“do-you”开始,随后变为“pí-pi-tú”的三音节哨声,首尾音较重。在系列鸣声中,速度会逐渐加快,强调音节变得更为强劲。主要在早晨雾气沉沉的时段或日出前发出这种声音,夜晚也会进行这样的鸣叫。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供相关描述。

【外型辨识】
与其他长尾杜鹃相比,长尾鹃的上部赤褐色横纹是辨识的主要特征。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供相关描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长尾鹃被列为无危(LC),表明其生存状态稳定,未受到重大的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长尾鹃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非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包括阿尔伯丁裂谷的山地森林以及东非的多种自然环境区域,如海岸线附近的灌木丛和森林草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