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p-tailed Ibis
English name:Sharp-tailed Ibis
Scientific name:Cercibis oxycerca
【简介】
长尾鹮,学名为Cercibis oxycerca,属于鹈形目鹮科,是一种独特而优雅的鸟类,因其黑色羽毛和修长的尾部而著称。它们较为偏好分布在南美洲广泛的一片区域,更集中在相对较低海拔(500米以下)的湿地、草地、河流、湖泊周边以及常被淹为沼泥的稻田中。
【外形特征】
成年长尾鹮全身覆盖深黑色的羽毛,具绿色光泽,脸颊偶尔会被灰褐色取代。成鸟平均身长约为76至86厘米,雄鸟略大于雌鸟。其翼展宽广,翅膀长度能够与延长的尾部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在静立时,尾部顶端超出其折叠的翼尖。幼鸟表观稍显暗淡,缺乏鲜艳的色调。
【鸣叫特征】
长尾鹮拥有一种特别的叫声,常被描述为单音或双音的‘cuk’或‘turuck’,偶有‘kut’和‘kut-kaaaoh’的发音。该物种飞行时会发出悠长的拖沓声‘tuuut’,犹如宏亮的鼻音‘TUUR-DEE’,临风画出传音轨迹。
【生活习性】
长尾鹮偏好分布于南美洲广泛的一片区域,更集中在相对较低海拔(500米以下)的湿地、草地、河流、湖泊周边以及常被淹为沼泥的稻田中。它们喜欢在黎明和黄昏时活动,或是在深夜出没,通常单独、双对或是小群体的形式互动。
【繁殖习性】
长尾鹮的繁殖期一般从八月中旬持续至次年二月。它们会选择画廊森林独居,喜欢单独筑巢,卵的大致直径尺寸约为65.9 x 44毫米,重量在70克左右。幼鸟出生后能保持长达次月二月之久与父母共同生活。
【外型辨识】
长尾鹮体型更加庞大且独尾,叫声独具特色,并且罕有大型的聚集。其地理分布主要覆盖在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西部、圭亚那西南部和巴西北部等地区。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依据IUCN的评估,长尾鹮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