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otingidae > Cephalopterus > Bare-necked Umbrellabird
Bare-necked Umbrellabird

Bare-necked Umbrellabird

English name:Bare-necked Umbrellabird

Scientific name:Cephalopterus glabricollis

【简介】
裸颈伞鸟(学名:Cephalopterus glabricollis),是属于雀形目伞鸟科耳垂伞鸟属的易危鸟类。其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以及南部尼加拉瓜的森林中,有时也会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出现。

【外形特征】
裸颈伞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黑色鸟类。雄鸟更明显地拥有独特的外观特征:红色裸露的颈部皮肤和一种特别的冠羽(称为‘Mohican’冠羽)。与之相对,雄鸟的下巴下方为黑色羽毛,且红色喉囊膨胀时会挂着一圈黑色尖毛;而雌鸟全身深棕色至黑色,无红色裸露皮肤,冠羽较小。

【生活习性】
裸颈伞鸟栖息于热带湿润的低地和山地森林,尤其是在次生林和密集的灌木丛内。它们会在特定植物区如Marcgraviaceae、Urticaceae、Arecaceae、Lauraceae和Annonaceae间移动觅食,这些区域提供丰富的水果。同时,裸颈伞鸟也会啃食一些小型脊椎动物和昆虫。

【鸣叫特征】
繁殖季节是3月至6月,雄鸟在此期间通过展现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和叫声吸引雌鸟。

【繁殖习性】
繁殖的具体细节尽管未作详细记载,但此习性确为该物种所具有。繁殖季节通常在3月至6月,优先选择高海拔的地方(1000-1500米)进行繁衍行为,在此区域水果因季节而极端丰富的时期。

【外型辨识】
雄鸟的独特红喉囊和‘Mohican’式冠羽是关键特征;与雌性更为相似的紫喉果伞鸟相比,它体形更大,且雄性嘴部没有紫色羽毛,而是红色裸皮。

【保护状况】
当前,裸颈伞鸟被列为IUCN的易危物种。其种群数目受到威胁。保护这一物种任重道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持续的监测。

【地理分布】
裸颈伞鸟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以及南部尼加拉瓜的森林中,有时也会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