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er Coucal
English name:Greater Coucal
Scientific name:Centropus sinensis
【简介】
褐翅鸦鹃(学名:Centropus sinensis),又称大毛鸡、红鹁、红毛鸡、黄蜂、绿结鸡、落谷、毛鸡,是一种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的鸟类。其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巴基斯坦至中国东南部、菲律宾西南部和大巽他群岛等地,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褐翅鸦鹃体长47至56厘米,雄性体重208至270克,雌性体重275至380克。体羽为黑色,有蓝紫色和金属绿色的光泽,背部和翅膀为鲜艳的栗褐色,长而宽大的尾羽为黑色,翼衬也为黑色。眼睛呈棕色或红色,喙和脚黑色。雌鸟比雄鸟稍大,两性同型。幼鸟的羽毛颜色较暗,头部有斑纹,翅膀和背部有黑色条纹,尾羽和下体有白色横纹,虹膜为灰色至棕色。
【鸣叫特征】
褐翅鸦鹃的叫声为一系列低沉的“oop-oop-oop”音符,从高到低再回高形式的歌曲,也会发出“tok”声和尖锐的斥责声“skaaah”。
【生活习性】
褐翅鸦鹃主要栖息在次生林、高草丛、灌木丛、竹林、农田附近的灌木丛、稻田、靠近溪流和沼泽等覆盖物中。觅食时主要在陆地潜行、行走和奔跑,也会在灌木丛中掠夺鸟巢或在河岸觅食。它们捕食的食物包括小型哺乳动物(如鼠、刺猬)、蜥蜴、蛇、蛙、昆虫(如毛虫、蚱蜢、螽斯、甲虫、螳螂幼虫)、蜈蚣、蝎子、蜘蛛、螃蟹、蜗牛、蛞蝓、小鸟的蛋和雏鸟、水果和种子等。
【繁殖习性】
繁殖期多在雨季,如北印度的6月至9月,而在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几乎全年都可繁殖。一般为一夫一妻制。其巢为球状结构,由大量树枝、树叶或粗茂草构成,多隐藏在下层灌木或荆棘树丛中。每窝产卵2至4枚,蛋壳白色并往往因污渍而染色,卵直径约为36毫米×28毫米(印度地区)或34毫米×29毫米(斯里兰卡地区)。孵化后幼鸟由双亲共同抚养。
【外型辨识】
相较于小鸦鹃,褐翅鸦鹃体型更大、翅膀颜色更深未出现褐色斑点,且喙部更粗厚,虹膜为赤红色,这些不同点有助于区分。此外,褐翅鸦鹃每次飞行时翼下的黑色显得格外明显,而小鸦鹃则为红褐色或栗色。
【保护状况】
它是IUCN红名单中的无危物种(LC),在中国仍被列为二级保护物种。主要的威胁在于人们因药用目的捕杀幼鸟导致数量锐减。近年来,褐翅鸦鹃分布区和数量由于各种活动,如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而面临压力。
【地理分布】
褐翅鸦鹃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巴基斯坦至中国东南部、菲律宾西南部和大巽他群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