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pery-tailed Coucal
English name:Coppery-tailed Coucal
Scientific name:Centropus cupreicaudus
【简介】
铜尾鸦鹃(学名:Centropus cupreicaudus),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是该属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的铜尾鸦鹃头部和肩部呈现出带有紫色光泽的黑色,背部和翅膀为红棕色,其尾羽呈现深棕色并带有铜色光泽,下体为奶油白色。虹膜呈现红色,喙和脚均为黑色。雌性比雄性体型略大,幼鸟光泽较弱,头部有淡色羽轴纹,尾羽有条纹,胸部有淡色斑点。
【鸣叫特征】
铜尾鸦鹃发出一系列低沉、下降的音符,呈"水瓶"模式。其叫声也常被描述为低沉的“cou...cou...”,通常由成对的鸟共同鸣唱。
【生活习性】
这是一种生活在湿地密集区的鸟种,尤其是在芦苇丛中。主要食物是大型昆虫、蜗牛、螃蟹、鱼、蛙、蛇、蜥蜴和小型鸟类。有时它们会撕开鸟巢捕食幼鸟。飞行时体型巨大,十分显眼。
【繁殖习性】
铜尾鸦鹃的繁殖季节通常在1月至3月间。该物种被认为是单配偶制,巢由草块、芦苇碎片和树枝等材料构成,位置通常在低矮的芦苇或水边植被中。每次产卵2至4枚,孵化从首枚卵开始,甚至有时巢还未完成时就开始孵化。孵化期间,雌雄亲鸟共同参与照顾幼鸟,给予青蛙和蝗虫等食物。幼鸟大约在17天后离开巢穴,而此时其飞行能力还未完全发育。
【外型辨识】
铜尾鸦鹃与蓝头鸦鹃有相似的外观,但后者的分布区域并不与铜尾鸦鹃重叠。相对于蓝头鸦鹃,铜尾鸦鹃体型较大,头部没有蓝绿色的光泽。与布氏鸦鹃和塞内加尔鸦鹃相比,铜尾鸦鹃的体型明显较大,约是上述两种鸟的两倍。
【保护状况】
IUCN名录中将铜尾鸦鹃列为LC(无危)等级。
【地理分布】
铜尾鸦鹃广泛分布在安哥拉、博茨瓦纳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马拉维、纳米比亚的卡普里维地带、坦桑尼亚西南部和津巴布韦东部维多利亚瀑布以北至马拉维和坦桑尼亚西南部的地区。总体而言,铜尾鸦鹃的地理分布包括非洲中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及从阿拉伯半岛南部延伸到整个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