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otingidae > Carpornis > Black-headed Berryeater
Black-headed Berryeater

Black-headed Berryeater

English name:Black-headed Berryeater

Scientific name:Carpornis melanocephala

【简介】
黑头食果伞鸟(学名:Carpornis melanocephala),隶属于雀形目伞鸟科食浆果伞鸟属。这是一种大型、结实的鸟类,具有显著的黑色头部和红色眼虹膜,常居住在巴西东部的湿润森林树冠层内。

【外形特征】
该物种的雄鸟头部和颈背为黑色,下喉部呈黄色环状;背部与翅膀为橄榄绿色,尾巴颜色相似;下体橄榄黄色,腹部更浅,带有暗橄榄色的细纹。雌鸟的外观与雄鸟相似,但头部可能带有橄榄色。成年黑头食果伞鸟的体重在62.7克至66克之间,雌鸟平均体重为64克,体长在20.5至21厘米之间。幼鸟的头部黑色较浅,喉咙和胸部色暗且条纹明显。

【鸣叫特征】
雄鸟在领地鸣叫时,会发出响亮的哨音‘tuhweéo’,这有助于界定其领土。

【生活习性】
黑头食果伞鸟主要栖息于低海拔湿润森林中,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700米,但通常低于300米。该物种偏好茂密的植被环境,如多藤蔓和棘榈的干燥沙质地带。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果实,偶尔也会捕食昆虫如竹节虫。

【繁殖习性】
据推测可能在南半球夏季繁殖,且仅由雌鸟孵卵。巢建立在一个高度约4米左右的树叉上,由干叶和枝条构成,外形就像空中落叶的一堆。其蛋是淡角白色的,一端略带有灰色,表面散布着棕色的小斑点和条纹,尺寸约为32.2mm×23.5mm。

【外型辨识】
黑头食果伞鸟与冠食果伞鸟在上体的颜色、下体的条纹,以及更加扁平、背腹压缩的喙型和相对较短的尾巴上有区别特征。冠食果伞鸟的喙型更圆且较长。

【保护状况】
黑头食果伞鸟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物种(IUCN:NT),这主要归因于低地森林的破坏,以及过度砍伐和棕榈果实的采集对其栖息地破坏造成的威胁。其种群已经呈碎片化,并在一个较低的数量范围内波动。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几个保护区,如Alagoas的Murici生态保护区、Bahia的Monte Pascoal国家公园、Espírito Santo的Sooretama生物保护区和São Paulo的Intervales州立公园。

【地理分布】
黑头食果伞鸟主要栖息在巴西东部,分布范围自Alagoas南部延伸至Bahia,并向沿海延伸至东北部的Paran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