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fronted Rosefinch
English name:Red-fronted Rosefinch
Scientific name:Carpodacus puniceus
【简介】
红胸朱雀,学名Carpodacus puniceus,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鸟类。常见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特定海拔处(3000至5000米)的裸岩灌丛和稀疏小树林。它们主要分布在从俄罗斯到中国的帕米尔高原及喜马拉雅地区。
【外形特征】
红胸朱雀全长约20厘米,雌雄个体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雄鸟的额冠、耳羽及胸部为红色,腹部呈现灰色,背部下一份较为平滑无纹。尾巴上部深棕色,下端较淡。雌鸟羽色多为褐色、灰棕并带黑纹,腰带可能泛黄或呈淡黄色。幼鸟与雌鸟非常相似,但颜色较暗重,条纹明显。
【生活习性】
红胸朱雀主要以草籽、花、果实和某些植物种子为食,夏季时还偶尔食用少量昆虫。它们能非常熟练地在地面挖掘,寻找土壤和雪下的食物。
【鸣叫特征】
此物种的鸣唱在繁殖季尤为响亮,包含“twiddle-le-de”和一系列悠扬哀婉的下拨哨声,像是表示为“see-e chit chit tew tew tu tu”或“whi chi chittur-chittur”,之后有短暂停顿。它们的叫声常被认为是欢快的哨音如“are-you-quite-ready?”偶尔会发出类似猫叫的鸣声“maaau”。
【繁殖习性】
红胸朱雀的繁殖季节通常为五月的最后至八月,期间为一夫一妻制。它们的巢使用草、植物纤维、动物毛发以及根制成。这些简单的结构通常搭建在岩石架上或矮树根部。每窝产卵数量通常从3到5枚不等,这些卵为淡白色至蓝绿色,伴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外型辨识】
雌雄体色之间的显著差异也用于区分红胸朱雀与其相似的品种,例如大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和拟大朱雀(Carpodacus synoicus),而这些品种主要通过腹部灰色与否及纵纹与否来进行辨别。
【保护状况】
红胸朱雀在很多地方为留鸟,并且分布范围广泛,评估为无生存危机,属于无危物种(IUCN红色名录中的LC分类)。
【地理分布】
除自然栖息地中国及毗邻国家的局部地区有分布外,部分亚种仅存于特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