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rhuloxia
English name:Pyrrhuloxia
Scientific name:Cardinalis sinuatus
【简介】
灰额主红雀,学名Cardinalis sinuatus,是美洲雀科主红雀属中的一个物种。它们是中型的北美鸣禽,主要见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沙漠地区。
【外形特征】
灰额主红雀体长约21厘米,体重在24至43克之间。雄鸟呈现出灰褐色的主色调,伴有红色点缀在胸部、面部、头冠和尾部,喙呈黄色,圆润且强壮。雌鸟的颜色较为淡雅,以灰褐色为主,红色装饰较少。幼鸟的外貌更接近雌鸟,喙部颜色较深,红色装饰更为稀少。
【鸣叫特征】
灰额主红雀的鸣叫声接近于主红雀,但是音调更高,声线更为尖锐,其特有鸣叫包括一个清晰的“wha-cheer, wha-cheer”和一种带有金属质感的“quink”。此外,它们还会发出短促的“cheep”或“chip”声作为相互间联系的信号。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沙漠灌木、干燥草原和开阔的刺槐森林。冬季里,灰额主红雀也可能会转往水源更充沛的地区。它主要以种子为食,但亦会捕食昆虫以供营养,在繁殖时节昆虫的捕捉更为频繁。这种鸟通常采取短距离且起伏的飞行方式,在地面或距离地表不远的地方活动觅食。
【繁殖习性】
灰额主红雀的繁殖期在3月中旬至8月中旬。雄鸟通过追逐和鸣叫来保卫领地。它们选择在茂密的灌木丛中筑造巢穴,这通常是用草、小树枝和树皮碎片做成的小碗形状。每个巢可产2-4枚蛋,孵化过程中,雄鸟会帮助提供食物供应。新孵化出的雏鸟刚出生时身体虚弱,喙部是鲜亮的黄色,嘴内部的边缘也是红色。十天后,雏鸟开始离巢,但完全自立则需要一个更长时间。
【外型辨识】
在颜色上和主红雀不同:主红雀看起来几乎全红,而灰额主红雀则带有更多的灰褐色,喙部更为圆润宽大。在雌鸟的概念了解中,喙部形状和色彩细节为区别两者的显著标志。
【物种区别】
灰额主红雀在颜色上和主红雀不同:主红雀看起来几乎全红,而灰额主红雀则带有更多的灰褐色,喙部更为圆润宽大。在雌鸟的概念了解中,喙部形状和色彩细节为区别两者的显著标志。
【保护状况】
灰额主红雀目前的状态为“无危”(IUCN分类)。
【地理分布】
生活在从美国西南部分到墨西哥北部的广大区域内,特别是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南部以及墨西哥部分地区。随着其北方栖息地因人类活动减少,灰额主红雀的数量出现了轻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