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hisar Nightjar
English name:Nechisar Nightjar
Scientific name:Caprimulgus solala
【简介】
内基萨夜鹰(学名:Caprimulgus solala),是一种夜鹰目夜鹰科的鸟类。首次被发现于1990年9月,当时罗杰·萨福德和其团队在一个内基萨国家公园内发现了这只鸟的碎骨标本。这一发现源于一块腐烂的尸体,其中只有左翅得到保存,因而种小名被命名为solala,来自拉丁语的"solus"(仅有)和"ala"(翅膀),意指“只有翅膀”。
【外形特征】
该种鸟的外观特征尚未有明确的记录,但通过部分标本可推断,它体长约25厘米,体羽呈红棕色,尾部为白色。左翅上的淡白色斑块位于肘关节处,跨越四片初级飞羽的内外侧,这一特征使得它在与已经记录过的夜鹰区分开来。其个体样貌与其他夜间活动的夜鹰相似。
【生活习性】
仅知其栖息在非洲南部的内基萨平原,这里的环境为亚热带草原。由于相关记录极为有限,关于其具体生活习性无更多详细信息。
【鸣叫特征】
目前没有关于该物种鸣叫特征的具体记录,对其叫声或发声习性尚无详细描述。
【繁殖习性】
没有相关记录可以提供内基萨夜鹰的繁殖习性。
【外型辨识】
由于有效的观察记录极少,如何与其他夜鹰科的鸟类进行区别还无从知晓。所有已知信息只能依靠唯一出土的左翅标本来定义,在仔细比对过已知夜鹰的羽毛特征后,科学家认为该斑块的独特位置是足以区分内基萨夜鹰的重要特征。
【物种区别】
由于缺乏足够的记录和观察数据,目前没有提供关于如何将内基萨夜鹰与其他夜间活动鸟类区分开来的具体信息。只能依赖左翅标本进行辨识。
【保护状况】
该种鸟类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VU)。研究表明,它面临着各种负面人类活动造成的风险,如过度放牧、伐木和火灾,这些活动都对其栖息地造成了威胁。由于环境的持续恶化,内基萨夜鹰的生存状况亟需更多关注和保护。
【地理分布】
该种鸟类被发现于一个埃塞俄比亚的特有区域——内基萨国家公园,海拔约为1200米,环境属于完全缺乏树木的短草平原。自1990年9月首次发现以来,在内基萨平原及其邻近区域,多次进行了夜间观察和调查,但并没有找到更多活体的证据。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未经证实的目击报告称于2009年4月看到了类似这种鸟类的个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