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APRIMULGIFORMES > Caprimulgidae > Caprimulgus > Indian Nightjar
Indian Nightjar

Indian Nightjar

English name:Indian Nightjar

Scientific name:Caprimulgus asiaticus

【简介】
印度夜鹰,学名Caprimulgus asiaticus,是夜行性鸟类,属于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在各类开放的栖息地生活。

【外形特征】
印度夜鹰体长约23-24厘米,体重40-46克。上体通常为灰褐色或沙黄色,头部边缘呈赤褐色,颈部带有宽阔的黄褐色颈环。翅膀覆羽呈灰褐色并散布赤褐色斑点,伴有淡黄色边缘的肩羽。颈部两侧有显著的白色斑点,下体呈褐色并具有棕色横纹和明显的淡黄色斑点。幼鸟比成鸟颜色更淡,覆盖着银灰色绒毛,颈环不明显。指名亚种则具更大的颜色变化,包括灰褐色、沙黄色、灰色、棕色和赤褐色等个体。

【鸣叫特征】
雄性印度夜鹰的叫声极其独特,表现为加速连续的敲敲声,类似于石块在冰冻湖面上跳跃或乒乓球快速弹跳的声音。

【生活习性】
印度夜鹰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稀疏灌木丛、竹林、年轻的人工林、灌木密集区、废弃耕地、石质山丘和盐碱地,海拔分布范围在海平面至1500米,但最常见于1000米以下。它们主要捕食昆虫,如飞蛾、粪金龟、蚱蜢、蟋蟀和蝽象,也偶尔食用大戟花朵和小鼠。

【繁殖习性】
在不同地区,印度夜鹰的繁殖期有着不同的时间,4月到9月是它们主要的繁殖旺季。它们不筑巢,直接将蛋产于落叶层或石质地面的轻微凹坑中。每窝通常产2枚蛋,偶尔是1枚,并带有红棕色和紫色斑点。双亲共同孵化,雏鸟为绒羽覆盖,孵化期主要由雌鸟来完成。

【外型辨识】
印度夜鹰可以简单通过其复杂且独特的外观标记与相关物种区分开来,例如与长尾夜鹰相比,不会出现后者特有的白色喉咙;区别于草原和丛林夜鹰,后者不具有的白色“胡须”纹和清晰的颈环。成鸟较幼鸟具有更多的羽毛变化及白色斑纹。

【保护状况】
目前,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印度夜鹰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具体包括巴基斯坦东南省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和越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