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Capitonidae > Capito > White-mantled Barbet
White-mantled Barbet

White-mantled Barbet

English name:White-mantled Barbet

Scientific name:Capito hypoleucus

【简介】
白背拟啄木鸟(学名:Capito hypoleucus,台湾作白背须䴕)是鵰形目须䴕科须◄莺属的一种鸟类。特有于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马格达莱纳河中部地区,海拔范围约为200至1800米。该鸟类由英国鸟类学家萨尔文(Osbert Salvin)于1897年首次提及。因栖息地丧失,其种群数量正在下降,被列为易危物种。

【外形特征】
成年白背拟啄木鸟长约18至19厘米,雄鸟平均重约74.6克,雌鸟约67.4克。该鸟类上体为黑色,颈部和肩部有白色的细纹,因常被树冠遮挡而难以辨识。显著特征包括鲜红的额顶、乳白色的下体及其胸前的肉桂色斑纹。虹膜呈猩红色,喙部为明黄色,腿和脚灰色偏绿。雌鸟外观与雄鸟类似,但她下嘴基部有黑色斑点。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鸣唱由15至30个类似的“hoop”音符组成,逐渐加速并持续约3至5秒。叫声多为粗糙的“drrrurtt”声,类似于橙额拟啄木鸟的叫声,并有“kek-ek”和“tteeaw”等喋喋声。

【生活习性】
白背拟啄木鸟栖息于海拔700至1600米的热带湿润山地森林、森林碎片、次生林、果园和咖啡种植园。以浆果、水果和昆虫为主要食物,通常成对或在混合物种群中觅食。它们主要在树冠层活动,但也偶尔会到开放地带的果树下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发生在4月至9月,白背拟啄木鸟会在4月底照料巢穴,并在5月开始换羽。然而,筑巢、产卵等具体繁殖细节还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须◄莺属其他种类的区别在于喙色特征。此外,种族差异也很明显。其中,carrikeri亚种的背部和下体带有更多的黄色,而extinctus亚种的胸带呈淡淡的棕色。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白背拟啄木鸟评估为“易危物种”。哥伦比亚的鸟类红皮书指出,由于非法种植、过度使用杀虫剂及金矿开采等造成的栖息地丧失,该物种已经失去了约60%的栖息地,这使其被列为濒危物种。

【地理分布】
白背拟啄木鸟特有于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马格达莱纳河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