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ebrake Wren
English name:Canebrake Wren
Scientific name:Cantorchilus zeledoni
【地理分布】
灰冠苇鹪鹩(Canebrake Wren,学名:Cantorchilus zeledoni),属于雀形目鹪鹩科康托苇鹪鹩属,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具体范围包括尼加拉瓜东部、哥斯达黎加东部以及巴拿马西北部。它们的栖息地海拔从海平面至600米。
【外形特征】
灰冠苇鹪鹩体型较小,全长约14厘米。体表颜色以棕灰色为主,从头部逐渐过渡到橄榄灰至臀部,尾部为深色条纹橄榄棕色。最为显著的是白色眉纹,眼周有灰褐色条纹,面部彩斑稀疏,而喉部偏白,胸部灰白,腹部则为灰黄色。幼鸟的体色相对较暗淡,面庞色彩也不够鲜明。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通常栖息于次生林、农田以及芦苇丛地区,但它们避免原始森林。活动于低矮密集的灌木丛中,喜欢在接近地面的高度觅食。灰冠苇鹪鹩的鸣唱较为简短,主要包括明亮而富有节奏感的音节,一般连续多次。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3月至8月期间。其巢为卵圆形,侧面开口,由雌鸟使用植物纤维构建而成,并用柔软材料铺垫。这种巢一般悬挂于靠近地面的茂密植被中的细枝上。雌雄鸟共同搭建用于休息的'宿舍'巢,并分别产卵2至3枚,两者共同照顾幼雏。
【外型辨识】
灰冠苇鹪鹩在2016年基于声学和遗传差异与地峡苇鹪鹩分离,之前归类于纯色苇鹪鹩一类。通过辨识,该物种特有白色眉纹、灰白胸腹和带有黑色条纹的锈色尾羽,能与其他鹪鹩科成员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依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灰冠苇鹪鹩被评估为无危(Least Concern)等级。这种物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适应能力,能够在受一定程度干扰的生境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