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roglodytidae > Cantorchilus > Isthmian Wren
Isthmian Wren

Isthmian Wren

English name:Isthmian Wren

Scientific name:Cantorchilus elutus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太平洋斜坡区域,具体位于哥斯达黎加西南部至巴拿马西部。包括哥斯达黎加圣何塞省南部以及巴拿马运河区东部区域。

【外形特征】
地峡苇鹪鹩属于雀形目鹪鹩科,康托苇鹪鹩属的一类鸟类。体长约12.5至14厘米,全身体型小巧。头部灰褐色,背部颜色相似。臀部呈淡锈色,尾羽为暗锈色,带有黑色横纹;一条细窄的白眉纹从眼角延伸到枕部,眼先及眼线灰褐色,脸颊斑驳着深灰色与灰白色斑点;喉白,胸脯淡灰,腹部中央白,两侧为肉桂色。

【鸣叫特征】
地峡苇鹪鹩的鸣声主要由3至4个清脆的哨音组成,经常由一对成鸟连续发声,节奏精准。由雄鸟先发出一串哨音,雌鸟紧接着最后一个音符,形成紧密的二重唱。未配对的雄鸟鸣声柔和,不如成对的激烈。幼鸟的叫声类似灰嘲鸫的低沉、模糊叫声。

【生活习性】
地峡苇鹪鹩栖息于潮湿环境,常见于森林边缘、次生林、花园等处。善于在低矮的浓密植被中觅食,同时也能在树上较高位置搜寻食物。主要捕食节肢动物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海拔范围广泛,从海平面至约2000米。

【繁殖习性】
据观察,繁殖期在哥斯达黎加从1月持续至9月,巴拿马预计也有相似的时间跨度。其巢呈椭圆形并侧面开有入口,大多布置在高约3米的植被中,通过草和植物纤维构建而成,内里铺有柔软材料。成年雌鸟单独孵化两枚未带斑点的白色蛋。

【外型辨识】
与纯色苇鹪鹩和灰冠苇鹪鹩相比,体型较小,色彩更为温暖,整体更为暗淡和苍白。喙相对较长,尾部较短。

【保护状况】
据IUCN最新记录(未予评估),但由于它们在广阔区域内普遍,且能适应各类人工改造生境,被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并不面临严重威胁。2015年的研究揭示了它与纯色苇鹪鹩和灰冠苇鹪鹩间的遗传和鸣声差异,导致纯色苇鹪鹩被划分成三种独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