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roglodytidae > Campylorhynchus > White-headed Wren
White-headed Wren

White-headed Wren

English name:White-headed Wren

Scientific name: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简介】
白头曲嘴鹪鹩(学名: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属于雀形目中的鹪鹩科曲嘴鹪鹩属,是一种鸣禽。成鸟的头部至腹部为纯白色,而背部、肩、臀及尾上覆羽则为暗黑褐色。其身长约为18.5厘米,虹膜有深红色或褐色,上下颚分别为深褐色和灰白色,腿部则为铅灰色。

【外形特征】
白头曲嘴鹪鹩成鸟头部、喉咙、胸部至腹部大部分为纯白色,肛区及大腿为淡灰棕色。肩、背、臀及尾上覆羽呈统一的暗黑褐色,有时可见到零星白羽。尾羽呈现淡褐色条纹分布,初级和次级飞羽为暗棕黑色,翼下灰白。虹膜以深红色或褐色为特征,上、下颚分别呈现深褐色和灰白色,腿脚为铅灰色。

【鸣叫特征】
鸣叫特征是连续的一系列刺耳刮擦音,有时也会发出尖锐的“kahk”叫声。

【生活习性】
白头曲嘴鹪鹩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中,栖息于光秃的寄生植物顶端、雨林树干等地区。其生活以家庭小群体形式活动,食物包括多种昆虫,如甲虫、正翅目昆虫和蚂蚁等。该鸟频见于树冠层,偏好湿润森林环境。

【繁殖习性】
巢建在寄生植物中,形状为球形,并从一侧开口。繁殖期在每年的11月至2月之间,一次能产2至6枚褐色斑点蛋。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其它琬莺敷小选有明显的黑白两色外观差异,使其极易辨识。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级别为IUCN列表中的无危(LC)。

【地理分布】
白头曲嘴鹪鹩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巴拿马东部地区以及南美洲的哥伦比亚西部。地理范围包括巴拿马共和国的运河区东部直到达里恩,以及哥伦比亚。该鸟的两个亚种分布也有所不同,其中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albobrunneus 主要分布于巴拿马运河区东部,而Campylorhynchus albobrunneus harterti则主要位于东巴拿马及哥伦比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