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Picidae > Campephilus > Robust Woodpecker
Robust Woodpecker

Robust Woodpecker

English name:Robust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Campephilus robustus

【简介】
南美啄木鸟(英文名:Robust Woodpecker,学名:Campephilus robust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红头啄木鸟属的一种大型啄木鸟。这种鸟以其鲜明的外貌特征著称,雄鸟头部几乎全红,雌鸟头部则有白色鼻线。它们活跃于南美洲湿润森林和Araucaria森林,从巴西东南部延伸至巴拉圭东部和阿根廷东北部。

【外形特征】
**体长与体重**
南美啄木鸟体长为32至37厘米,体重230至294克。雄鸟头部显著为鲜艳红色,并带有短小的冠羽。上体呈淡黄色或肉桂色,翅膀和尾羽黑色,飞行时可见其肉桂色斑点。背部有大块浅色斑块,下体条纹明显。雌鸟头部呈现白色斑点,而雄鸟则有白色耳部斑点;雌鸟头部侧翼还有一条明显的白色髭纹。幼鸟外观接近成鸟,但颜色较暗且棕色占优,下体条纹不醒目,尾下覆羽通常无条纹,上体颜色偏白,头部图案类似成年雌鸟,且雄鸟侧面部还具红斑。

【生活习性】
南美啄木鸟栖息于湿润森林及Araucaria森林内,偏好空洞尸木,无论树木是否存活。这种鸟的活动高度多样,更倾向于中层林冠,偶尔出现在高点。觅食以甲虫为主,亦会捕食木蛀虫幼虫和浆果。通常独行或成对活动,有时也加入混合鸟类群体。它们会在树干和树枝基部激烈叩啄,有时存在较大的洞穴。

【鸣叫特征】
南美啄木鸟发出的叫声多为“kee”或“kew”,无论是停歇还是飞行中均可听辨。此外,还有一种重复的叫声“psó-ko po-po-po-po-rrat”;鼓翅声则为双击的“to-plóp”或“thump-ump”。

【繁殖习性】
南美啄木鸟的繁殖记录在10月和1月之间,巢穴通常建立在3.5至4.5米高的森林空地中枯树的根部。繁殖生态学信息相对有限,已知的展示行为偶尔展翅,但详细的繁殖习惯待更深入研究。

【外型辨识】
南美啄木鸟是啄木鸟科中较大的一种,具有大部分为红色的头部,短小的冠羽及绿色的喙。这种鸟类具有明显的背部浅色斑块和重条纹下的体下。其区别特征是可以对比同属鸟类中的其他物种通常规模较小和头部颜色较淡。雄性个体通常具有眼后白色的斑点,雌性则有明显的白色髭纹,这有助于家庭识别。

【保护状况】
目前南美啄木鸟被IUCN认定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南美啄木鸟广泛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包括巴伊亚州南部至里奥格兰德杜苏尔州)、巴拉圭东部以及阿根廷东北部的米西奥内斯省和科连特斯省。其主要栖息环境是湿润的森林区域和Araucaria湿地林。

【其他记录】
南美啄木鸟被记录出现在巴西、巴拉圭及阿根廷的几个国家公园与自然保留地。近年来,在巴西的东南部某些地区种群有所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