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alyptophilidae > Calyptophilus > Eastern Chat-Tanager
Eastern Chat-Tanager

Eastern Chat-Tanager

English name:Eastern Chat-Tanager

Scientific name:Calyptophilus frugivorus

【简介】
学名:Calyptophilus frugivorus
英文名:Eastern Chat-Tanager
科属:雀形目,拟䳭唐纳雀科,拟䳭唐纳雀属。分布于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岛的东北部海岸和西部内伊巴山脉,可能已在海地灭绝。曾有三个亚种,其中两个被认为已灭绝。

【外形特征】
成年体长17至19厘米,重约26至39克。其头部呈暗褐色,脸部主要为灰褐色,眼周有黄色线条和环。上身颜色为深橄榄褐色,喉咙和腹部白色,两侧和下腹带有灰褐色斑纹。亚种C. f. neibae体型较小,色泽较深,尾巴呈红色。

【生活习性】
全年栖息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地岛。偏好栖息在近地面的地方,在地面觅食时显得较为活跃。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食用一些水果。

【鸣叫特征】
这个物种的鸣叫声通常包括低沉的“swerp, swerp, chip, chip, chip...”和“weet-weet-werp chip-cheep-sweet...”。此外,它们还会发出尖锐的“chin chin chin”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7月之间。巢穴通常建于附近的蕨类植物中,内含一枚卵。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分类,东䳭唐纳雀属于近危(NT)物种。其主要威胁来源于森林砍伐及其导致的栖息地丧失。近年来,农业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状况。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曾广泛分布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地岛上,包括萨马纳半岛和内伊巴山脉。另一个亚种C. f. abbotti曾在海地的Gonâve岛上分布,但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被认为已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