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oed Stint
English name:Long-toed Stint
Scientific name:Calidris subminuta
【简介】
长趾滨鹬,学名Calidris subminuta,英文名为Long-toed Stint。属于丘鹬科滨鹬属。
【外形特征】
体长约13-16厘米,体重20-37克,翼展26-35厘米。头顶部为暗褐色,具备明显白色眉纹。羽毛上体呈棕色,有深棕色中心带和红褐色、淡黄色边缘。夏季上体呈现棕色,前额至后颈褐棕色有黑褐色细纵纹;繁殖非成鸟上部为褐色,下部偏白色。翅膀上有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状纹。下颌底部为黄色或浅棕色,鸟喙尖锐末端黑色。
【生活习性】
喜欢在沿海和内陆的湿地栖息,包括河湖边缘、蔬处湿地、浅滩及沼泽地。因为在水中觅食,长趾滨鹬常利用它的长腿和长趾在泥泞沼泽中站稳,以寻找软体动物和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飞行时会发出类似轻柔叽叽声,可以辨认独特叫声,有助于鸟类学家从其他鸟种中分辨。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6月至8月,繁殖地多位于水滨草丛和土丘上,窝巢为凹坑,使用草茎加固。每对繁殖季产卵数通常为4枚左右,卵为灰绿色罩有淡褐色斑点。
【外型辨识】
长趾滨鹬与其他几种滨鹬相比,如小滨鹬,体态更长更纤细,趾更长,且具有更加清晰的翼肤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名单上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LC)。全球数量约为25,000至100,000只之间,在澳大利亚的淡水湿地中有稳定的迁徙记录。
【地理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至楚科奇半岛、库页岛北部、科曼德群岛、俄罗斯鄂霍次克海沿岸、蒙古北部;越冬区域涵盖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澳大利亚西部与东南部、中国等。在中国则可见于华东以及华中大部分地区,冬季常在台湾、广东及香港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