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erling
English name:Sanderling
Scientific name:Calidris alba
【简介】
三趾滨鹬是一种隶属鸻形目丘鹬科滨鹬属的小型涉禽,因其在沙滩上独特的“自行车”步态行走而闻名。学名Calidris alba。
【外形特征】
体型较小,长约18-20厘米,体重通常在40-100克之间。无后趾,腿脚均为黑色,喙短直且粗壮,通常为黑色。繁殖季节头部、颈部及上体呈现锈褐色,并带有较为鲜明的淡色斑点,与白色的下体形成对比。非繁殖季节则色调灰白,头部、颈部和上体呈现灰白色,下体纯白,肩部具有明显的暗色斑块。幼鸟上体为黑白斑驳,头顶和向上前额带黑色条纹,胸部有淡褐色斑块,点缀着精细的黑色标记。
【生活习性】
三趾滨鹬偏好滨海沙滩环境,极少进入泥泞地带。繁殖季节它们栖息在北极高纬度的苔原湿地,以昆虫和部分植物为食;非繁殖季节则分布于全球的海岸线,包括沙滩、沙洲、泥滩及河流湖泊岸边,主要捕食海岸区域的小型陆生和水生无脊椎动物,间或取食植物种子。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三趾滨鹬的鸣叫特征,故不输出该小标题及其内容。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北极附近进行,通常群聚在靠近海岸的冻原苔藓草地和湿地上筑巢。每巢通常产卵3至4枚,由雌鸟和雄鸟共同承担孵化与育雏的职责。建设的巢通常是一个浅浅的凹坑,内衬苔藓、地衣、枯草和柳叶。孵化大约需要23到24天,孵化后雏鸟为早成性,几天后便可跟随亲鸟进行活动。约14天左右,雏鸟能够飞翔。
【外型辨识】
与红颈滨鹬和其它小型滨鹬相区别,三趾滨鹬因无后趾和独特的黑白肩部斑块而易于辨识。另与其他滨鹬相区别,全白色的胸腹部及清晰可辨认的翼上的白色宽纹为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三趾滨鹬与其它物种的区别,故不输出该小标题及其内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13年的标准,三趾滨鹬被归类为无生存危机(Least Concern,LC)的物种。这表明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广,数量相当稳定,且目前没有任何危机迹象危及其存活。然而,这种状况需要持续监测,以确保物种的长期存活不受干扰。
【地理分布】
繁殖区位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北极附近的苔原湿地。非繁殖季节,广泛分布于温带至热带的沿海沙滩及海岸地区。三趾滨鹬迁徙路线覆盖了除南极洲外的几乎全部其他大陆及多个岛屿,如英国、非洲、马达加斯加、中东、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南部、加拿大东南部、加勒比海至火地岛,以及波利尼西亚东部岛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