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tailed Hawk
English name:Red-tailed Hawk
Scientific name:Buteo jamaicensis
【简介】
红尾鵟(学名:Buteo jamaicensis)是一种鹰形目鹰科的中等体型猛禽,主要分布于北美地区。红尾鵟体态健壮,翅膀宽圆而钝,尾部短宽而显红色,有黑色次端带。
【外形特征】
雄性体重690-1300克,体长45-56厘米;雌性体重900-2000克,体长50-65厘米。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翅膀强健而略宽圆,拍打频率较低,以节省能量。下腹部颜色较浅,背部颜色较深,并伴有深褐色的条纹。尾部上侧砖红色,下侧粉红色。喙短而弯曲,足部黄色。幼鸟虹膜浅黄色,成年后逐渐转为红褐色。
【生活习性】
红尾鵟在地面上行动笨拙,多通过空中高飞或追逐手段捕食。主要猎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虫类及其他昆虫。
【鸣叫特征】
叫声特征明显,为一系列2-3秒的响亮嘶叫声,类似“kree-eee-ar”。
【繁殖习性】
红尾鵟通常在三岁达到性成熟,并实行一夫一妻制。繁殖季节筑巢于高大的树木或岩石上,有时选择人类建筑。雌雄共同筑巢和育雏,孵化期约28至35天,雏鸟在42至46天后离巢。通常每次产卵1-5枚,雏鸟经历长羽期10周。
【外型辨识】
红尾鵟的颜色和形态多样。下腹部颜色较浅,背部颜色较深,并伴有深褐色的条纹。尾部上侧砖红色,下侧粉红色。喙短而弯曲,足部黄色。幼鸟虹膜浅黄色,成年后逐渐转为红褐色。
【保护状况】
红尾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中,列为无危物种(LC)。尽管有时会被认为是害鸟,红尾鵟受到《1918年候鸟保护条例》等法规的保护。
【地理分布】
红尾鵟广泛分布在北美,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及西印度群岛等地。它们栖息于各种生态环境,从沙漠、草原到热带雨林,特别爱生活在稀树地区,筑巢于悬崖和树上。红尾鵟是种类分布多样性较大的鹰种,除北极地区外,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