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and Buzzard
English name:Upland Buzzard
Scientific name:Buteo hemilasius
【简介】
大鵟(学名:Buteo hemilasius)是鹰形目鹰科鵟属的大型猛禽,体长可达70厘米,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中南部至西伯利亚东南部和中国东北部。它栖息于开阔的高地环境,如草原、高原、山地草原等区域。
【外形特征】
大鵟拥有多种色型,包括浅色型和深色型。浅色型呈现出淡黄色到土黄色的上体,并带有一定的棕色斑点,胸部通常纯白,而下体带有棕色纵纹。深色型则全身呈近黑棕色,翼下侧具有稍浅的边缘。其中,无论是浅色型还是深色型,尾部通常为灰底色带有深棕色的条纹,并具有明显的亚端带。在飞行中,主要覆羽深棕色并带有棕色条纹,而前肢斑呈黑色,初级飞羽白色并配以深色横纹及黑色翼尖。
【生活习性】
大鵟主要于清晨和傍晚活动,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为食。它通常捕食如地松鼠、田鼠、跳鼠和鼠兔等,偶尔捕捉幼年土拨鼠和多种小型鸟类。大鵟喜开阔高海拔地带,在山地则活跃于苔原、高草原及高原等地区,并在冬季时偶尔降至较低地带。
【鸣叫特征】
未提及具体鸣叫声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从四月持续到八月。它们通常建造在悬崖、岩壁或遮蔽茂密树木之间的高巢,产卵2-4枚。孵化期为35至38天,幼鸟在约45天后开始独行。在一些地区,如蒙古,若猎物数量波动,这一期间的繁殖成功率也会相应变化。
【外型辨识】
未提及具体外型辨识特征。
【物种区别】
未提及大鵟与其他类似物种的区别。
【保护状况】
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如农药使用导致的食物链污染,大鵟数量明显减少。近十年间,种群数量可能已经减少了20%以上。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大鵟被列为无危物种。然而,它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措施须加强,尤其是防止禽畜被毒药误杀的事故,以确保大鵟数量的稳定增长。
【地理分布】
大鵟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中南部至西伯利亚东南部和中国东北部,栖息于开阔的高地环境,如草原、高原、山地草原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