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Burhinidae > Burhinus > Water Thick-knee
Water Thick-knee

Water Thick-knee

English name:Water Thick-knee

Scientific name:Burhinus vermiculatus

【简介】
水石鸻(Burhinus vermiculatus),又名水大头鸻,是鸻形目石鸻科石鸻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类以独特的外表特征著称,包括其黄色粗长的腿、一对大而黄的眼睛以及背部和翅膀上的浅棕灰色斑纹。其翅膀上有一个显著的黑白色补丁,被俗称为“水厚脚鸻”。

【外形特征】
水石鸻的体长为38至41厘米,体重约为293至320克。其喙厚实,基部为黑色并带有黄色。其翅膀宽而钝,尾巴较短。幼鸟与成鸟类似但背部有更多淡褐色斑点,其虫蚀状的图案更加突出。

【生活习性】
水石鸻栖息在河流岸边、湖泊边缘、红树林以及受保护的海滩等靠近水源的地势附近。此类鸟类在白天需要树木或其它物体提供阴凉。它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觅食范围可延伸至距离水源1公里内的区域。

【鸣叫特征】
水石鸻主要于夜间发出响亮而略尖锐的鸣叫声,整体声调哀婉。鸣叫声节奏先快后慢,通常由成群或成对的个体共同进行。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因地域差异而异,通常选在旱季或雨季初期。水石鸻实行一夫一妻制,并在沙地或石质地面筑巢,巢穴简单,仅是一个凹坑。巢穴通常靠近水源。每巢产卵2枚卵,颜色为沙黄色并带有暗色斑点。孵化期约为22至25天,由父母共同照顾孵化。

【外型辨识】
水石鸻与小石鸻相比,其翼板更宽且无黑色边线。其上体虫蚀状的斑纹仅在近距离可见。飞行时,其尾巴略短,脚略伸出尾端,并且上体带有虫蚀状花纹。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水石鸻的保护状况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水石鸻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涵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部分分布区域了解有限,当地记录可能混淆了品种。它在乌干达和赞比亚的最大记录高度分别为1500米和1800米,并在一些地区能够形成庞大的种群。

【稀有信息】
尽管水石鸻在多个区域有所分布,但在西非的一些地区,其具体数量和分布状况仍了解不足,尤其是与塞内加尔石鸻的区分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