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Hornbill
English name:Great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Buceros bicornis
【简介】
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又名大犀鸟、大嘴雀、罗比坏、瓦将,是犀鸟目、犀鸟科、犀鸟属的一种大型鸟类。其学名为Buceros bicornis,因头部盔突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而得名。
【外形特征】
双角犀鸟体型大,成体身长可达95-130厘米,体重在2-4千克之间。雌雄在体型、眼周皮肤和眼睛颜色上存在差异,雄鸟略大,喙下有黑色边缘,呈锯齿状。其头部最具特征的部分是个大型盔突,呈U字状,上部凹陷且顶部有两个角状突起。雌鸟盔突较小,上半部无黑色边缘,眼睛周围的皮肤呈粉红色。
【生活习性】
双角犀鸟多在繁殖季节变得活跃,以果实为主食,偶尔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白天在树冠层觅食,有时也会在地面捡取掉落的果实。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
【繁殖习性】
每年3月至6月进行繁殖。双角犀鸟会选择大型森林树种中的自然树洞筑巢,每次产卵1-4枚,孵化期在38-40天之间,幼鸟由雄鸟喂养直至独立。
【外型辨识】
双角犀鸟以橙红色的喙和盔突为显著特征,全身黑色或白色配色,具有粗长的睫毛。雄性盔突大而宽,呈灰色,顶部伸出两端,并且前端带有尖锐的黑斑。雌性则较小而光滑。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
【保护状况】
双角犀鸟现已上升为一级保护物种,且自2021年2月5日起中国国家将其保护级别由二级调整至一级。印度喀拉拉邦将其定为官方州鸟。栖息地破坏和非法狩猎导致野生数量减少。
【地理分布】
双角犀鸟分布范围广泛,覆盖印度西部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在中国则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它们的栖息地海拔通常不超过1500米,主要活于低山和平原的常绿阔叶林,尤其是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