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Brachypteryx > Bornean Shortwing
Bornean Shortwing

Bornean Shortwing

English name:Bornean Shortwing

Scientific name:Brachypteryx erythrogyna

【简介】
婆罗洲短翅鸫(Brachypteryx erythrogyna)属于雀形目、鹟科、短翅鸫属,是婆罗洲特有种。雄鸟全身呈深靛蓝色,并在受刺激或展示时显露出隐蔽的白色眉纹;雌鸟背部为蓝灰色,脸部、喉部、腹部和尾羽为栗色,头顶、翅膀和尾巴较暗,背部和肩部呈现淡灰褐色。

【外形特征】
婆罗洲短翅鸫体型大致13厘米长。雄鸟具有黑色眼睑、深棕色的虹膜以及黑色的跗跖和趾;雌鸟上背和肩部覆羽为蓝灰色,面部、喉部、腹部和尾羽均为栗色。该种鸟与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相似,但婆罗洲短翅鸫后者的腹部颜色更深。

【生活习性】
婆罗洲短翅鸫主要栖息于地面落叶层或苔藓覆盖的倒木旁觅食,通常躲藏起来。在高海拔地区会身处石边活动。主要猎食小型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婆罗洲短翅鸫的鸣声独特,由一系列响亮的笛声及模糊的哨音组成,并穿插着刺耳的音符。整段鸣唱持续12至15秒,最终几声达到高频(约7千赫兹)。鸣声缺少重复模式,不存在明显的重复单元。

【繁殖习性】
婆罗洲短翅鸫的繁殖时间为2月份左右。筑巢通常在蕨类植物或灌木丛内,由苔藓构成,巢内有松软的衬垫。单个窝通常包括一枚蛋及雏鸟。繁殖信息仍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婆罗洲短翅鸫与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外部相似,但婆罗洲短翅鸫后者的腹部颜色更深。雌鸟的上背和肩部覆羽为蓝灰色,面部、喉部、腹部和尾羽均为栗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婆罗洲短翅鸫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种群数量未量化,但怀疑由于栖息地持续丧失,种群数量可能在缓慢减少。这是个局限在婆罗洲高山地区的一个特有种。

【地理分布】
婆罗洲短翅鸫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北部山区,包括蒙塔纳山脉、Menyapa山脉和Meratus山脉等。该物种记录着活跃于萨拉瓦克所处的Gunung Mulu国家公园以及Kalimantan的Kayan Mentarang自然保护区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