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ELECANIFORMES > Ardeidae > Botaurus > Australasian Bittern
Australasian Bittern

Australasian Bittern

English name:Australasian Bittern

Scientific name:Botaurus poiciloptilus

【地理分布】
褐麻鳽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和东南部(包括塔斯马尼亚),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斯图尔特岛,以及新喀里多尼亚的Ouvea和Grande Terre(但在后两地较为罕见)。

【外形特征】
褐麻鳽体长66至76厘米,翼展可达105至118厘米。其羽毛为具有保护性的伪装性颜色,顶部至后枕区为黑褐色,带有淡皮黄色和纤细的黑色纹饰。上体斑驳褐色,下体则具有深褐色和浅黄色条纹,与前颈和胸部的棕褐色纵条及胸部中间显著的棕色条纹形成鲜明对比。虹膜为黄色,眼先裸露部分呈绿色,嘴部黄褐色,脚和腿淡绿色。

【鸣叫特征】
雄性褐麻鳴在繁殖季节会发出独特的低沉、共鸣的"轰鸣"声,在黄昏和夜晚尤为常见。遇到威胁时,还会发出短促、尖锐的"craak"声,而雌鸟在返回巢穴时则会发出类似水泡气泡的叫声。

【生活习性】
褐麻鳽偏好生活在湖泊、池塘、河流边缘的高大密集植被中,栖息于静止或缓慢流动的浅水环境。活动主要在夜间,但也可能在白天觅食。以鱼、甲壳类、昆虫、小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

【繁殖习性】
褐麻鳴在繁殖期为每年10月至12月(澳大利亚)或8月至5月(新西兰)。雌鸟单独筑巢,巢位于水面以上,由芦苇和其他材料构成。每窝会产4至5个橄榄褐色的卵,孵化期为25天左右,雌鸟单独孵化。雏鸟在约7周时离巢,最早3周大便可能离开巢穴。

【保护状况】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褐麻鳴的数量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显著减少,UN红色名录将其分类为易危物种(Vulne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