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fronted Parakeet
English name:Rufous-front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Bolborhynchus ferrugineifrons
【简介】
棕额鹦哥(学名:Bolborhynchus ferrugineifrons),又称鲁佛笨额鹦哥,属于鹦形目鹦鹉科横斑鹦哥属的鸟类。它们是体型较小的鹦鹉,仅生活在哥伦比亚中部的安第斯山脉高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
棕额鹦哥体型约18厘米,雄性和雌性外表几乎没有区别。该鹦鹉的喙为淡黄色,脚灰色。整个身体覆盖着暗绿色的羽毛,翅膀同样是蓝绿色。其显著特征为前额和眼眉处有一条锈红色的带状标记,脸颊、喉咙、胸部与腹部颜色则呈黄绿色。此外,它们的眼睛周围环绕着灰色的圈,虹膜呈深棕色。尾羽短而尖,背部为绿色,尾部下部则为蓝绿色。
【生活习性】
棕额鹦哥喜欢成群活动,群体大小从10只到100只不等。其通常在地面觅食,以种子、果实、花为主食。它们经常冒险进入农作区觅食,更愿意生活在有浓密草甸和灌木丛的高海拔区域。
【鸣叫特征】
此物种通常发出一系列短促并略带鼻音的声音,类似于“gweh-gweh-gweh-gweh...”,尤其是当它们正在飞行或较高压时。
【繁殖习性】
棕额鹦哥在冬季开始繁殖,并且一年四季都有繁殖可能。每次能够产卵4至7枚,孵化期持续约24天,幼鸟在孵化后的六周左右羽毛长成。
【外型辨识】
这些鹦鹉通常小群活动,在地面公高峰地区搜寻食物,这类独特的栖息习性标志著它们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南部安第斯山脉的象征。尽管目前面临人口数量锐减的压力,但某些保护区的观察展示了它们对于有限生存环境仍有一定的容忍度。
【保护状况】
棕额鹦哥总数大概在1000至2000只之间,由于栖息环境的不断退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使它们成为易危物种。然而,在一些保护区,如哥伦比亚的洛斯内瓦多斯国家公园、阿尔托金迪奥阿卡伊梅自然保护区和乌库马里区域公园,这座锈红额顶的可爱鹦鹉仍然继续其自然的生活。
【地理分布】
棕额鹦哥仅生活在哥伦比亚中部安第斯山脉高海拔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