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crowned Hornbill
English name:White-crowned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Berenicornis comatus
【简介】
白冠犀鸟(学名:Berenicornis comatus),又被称为长冠犀鸟,是犀鸟目犀鸟科中的一种鸟类。本物种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雨林中。
【外形特征】
白冠犀鸟体长约83-102厘米,体重在1.3-1.5千克之间。雄性个体通常从头顶至颈部和腹部呈现白色,而雌性大部分羽毛则为黑色,仅头顶部有白色的冠羽。鸟类显著特征是头部具有竖立的白色冠羽,眼周和喉部裸露的皮肤呈现暗蓝色,喙的部分基部为黄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并有黑色的角质盔覆盖。
【生活习性】
白冠犀鸟栖息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雨林,也可能出现在果树林、油棕榈及橡胶种植园等环境中。该物种分布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近期在柬埔寨有少量新发现的个体记录,但整体数量较少。
【鸣叫特征】
白冠犀鸟发出一系列类似于猫头鹰的低沉而舒缓的“咕咕”声,通常会由单声鸣叫转为有节奏的三连音鸣叫,这也被用作沟通和领地标记的形式。
【繁殖习性】
繁殖期时,雌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树洞产下一至两枚白色的蛋。随后会用有机材料封闭洞口,只留下一个小口供雄性传递食物。通常情况下,当宝宝能够飞翔,雌鸟可以自己脱出封闭的洞口,对其进行一系列救助和偏爱的教育方式。
【外型辨识】
白冠犀鸟显著特征是头部具有竖立的白色冠羽,眼周和喉部裸露的皮肤呈现暗蓝色,喙的部分基部为黄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并有黑色的角质盔覆盖。鸣叫声方面,白冠犀鸟发出一系列类似于猫头鹰的低沉而舒缓的“咕咕”声,通常会由单声鸣叫转为有节奏的三连音鸣叫。
【保护状况】
为了获得较好的保护成效,白冠犀鸟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并被列为限流通交易物品种之一,出口贸易受到限制。